葉匡時/個人有韌性 全社會纔有防衛韌性
賴清德總統九月廿六日在「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一次委員會議中說:「期待和大家一起努力,建構國家韌性戰略的溝通協調平臺,凝聚全民共識,提升國家整體國防、民生、災防、民主四大韌性。」說明白點,賴總統的期待就是,當敵對勢力入侵臺灣時,臺灣要有足夠的韌性能夠抵禦,例如,要建立四十萬民兵做爲國軍的後盾,透過各種不對稱作戰、刺蝟戰術等佈局,逼使入侵者即使付出極高的代價也未必能擊潰臺灣。其背後的假設是,如果犯臺代價極高,就可以使敵人不敢輕易發動侵略戰爭,因此可達到避戰的結果,也就是所謂的「備戰才能避戰」。
這樣的戰略思考有其一定道理,如果真能因而避戰,相信絕大多數臺灣人都樂觀其成。然而,備戰要達到真正的嚇阻效果,關鍵在敵我雙方以及美國等第三方是否相信我們的備戰能量。政府在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有五大主軸:聚焦民力訓練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以及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安全。相信大家都會同意這五大主軸十分必要,但戰爭絕不能僅靠物質或有形力量,更重要的是無形的精神力量。美國以其無以倫比的軍力與資源,卻在越戰及阿富汗倉皇退走,就是最好的證明。
就個人而言,所謂的韌性是指勇於面對困頓,容忍挫折、承受壓力、不屈不撓的精神。過去三、四十年來,臺灣在推動民主化的過程不斷地解構傳統文化與價值,人際間不再重視傳統的倫理關係,而以公民的權利義務取代之。在價值取向上,愈來愈強調「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自我主義,而非傳統的羣體主義。可是,全社會防衛韌性必須有相當程度的羣體主義做基礎,在必要時民衆能夠爲家國犧牲奉獻,如此,四十萬民兵才足以爲國軍後盾,刺蝟戰纔可能發揮效果。
在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國民所受的教育,社會所倡議的理念,都是忠黨愛國的羣體思想。只是當時是要「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而非現在的「維護臺灣主權」。在自我主義的薰陶下,現代人重視的是當下的享樂,而不願意承擔傳統所重視的社會責任,例如,結婚生子成爲個人的自由選擇,而非對家族或社會的義務責任。同樣的道理,國民願不願意拿起掃把捍衛家國,也是國民的自由選擇,而不是「盡忠報國」的價值規範。
在解構傳統價值的影響下,年輕一代的養成過程,備受呵護,略有不如意,可能都被形容成不可承受之重。在愛的教育理念下,他們極少受過責罵體罰,也沒有太嚴重的升學競爭壓力。無論在軍中或在職場,現在都非常重視「人性化管理」,長官們不敢給部屬太大的工作負擔與壓力,以免被說成是霸凌下屬,甚至引來民代及網民的無情責難。新生代臺灣人普遍成長於富足的臺灣環境,極少有過窮困苦難的生活經驗,無可否認,他們經歷過的心理韌性試煉,要遠比前人輕微。習於溫暖環境的臺灣人,在心理韌性上,真能面對殘酷無情,沒有人性的戰爭嗎?
我完全理解,解構傳統價值的許多措施,有其背景與時代意義;生活在富足溫暖的臺灣,我們確實很幸福也很幸運。弔詭的是,傳統價值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正好可以說明:「因爲臺灣很幸福,可能反而造成臺灣人沒有足夠的心理韌性。」個人有韌性,社會纔有韌性,這可能是建立全社會防衛韌性的最大的挑戰吧?(作者爲陽明山未來學社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