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煮成熟飯,造車沒有回頭箭

距離3月28日小米新車上市,剩下最後3天。

爲了這一天,雷軍已準備1000多天。他在個人社交平臺上揭幕工廠、談價格壓力大、親測後排空間、徵集交付中心名單、講解工廠、發佈測試信息、解釋爲何遲遲不發佈價格。

小米吊足了市場的胃口,幾次“官宣”價格,又幾次“爽約”。

“不是14.99萬,也不是19.99萬,會有點貴。”這是截至目前雷軍關於小米汽車定價給出的全部信息。

爲什麼所有人都在盯着小米的售價?

一部分是因爲小米自己。小米造車,先是一場對抗自己“刻板印象”的創業。面對SU7配置拉滿,小米汽車繼續主打性價比還是突破高端化,這個答案雷軍要留到最後說。

另一部分來自行業。小米造車,還是一場行業突圍之戰。汽車行業在過去1000多天發生的內卷和劇變,活生生地擺在雷軍面前。紅海,意味着要在高度飽和的市場競爭中找到生存之路。

2021年3月30日,雷軍說,“這將是我人生中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

選擇在洗牌中入局,既是給小米汽車的壓力,也是再次鎖定機遇的動力。

作爲行業的後來者,小米目睹了新勢力的大浪淘沙,也見證了特斯拉的鮎魚效應、華爲的“另闢蹊徑”、比亞迪的王者之路。

總結起來,定價、渠道、產能、資金鍊,每一個看似普通的“變量”,都會決定小米汽車能否順利打開市場、雷軍“最後一次創業”的成敗。

與一般互聯網造車計劃不同,小米的造車是實打實的親力親爲。從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到車用芯片,再到電池技術的基礎性研發,小米在每一個環節都有所佈局。

從開始造車到定價上市,小米籌備三年,投入數百億。

像是圍觀一場勇敢者的冒險,雷軍帶着創業者的激情,決心要和“蔚小理”一決高下,和特斯拉同場競技,和比亞迪爭奪王冠。

大衆對小米汽車一舉一動的關注超乎尋常,不只是給企業家雷軍“知天命”而“不知停頓”鼓掌,還飽含了對一家成功的企業走出舒適圈的無限期待。

汽車是小米的新賽道,也是整合先進製造業與前沿科技的一次探索。一家企業,搭建第二增長曲線,需要調配資源,整合力量,備足糧草,需要義無反顧,放手一搏。

去做那些他們認爲難而正確的事,是企業家精神在當今時代的可貴之處。

雖然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去破壞舊的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惰性,去打破停在原地的慣性,去創造新的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事物,去成就一家可以一直偉大的公司。

雷軍曾這樣描述自己造車之後的心境:“開弓沒有回頭箭,百年賽道漫漫征程。”

北京商報評論員 陶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