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貸從擴張到冷靜
2024年的銀行零售信貸市場,消費貸絕對處於營銷頂流,從“卷”利率到“卷”額度,戰況火熱,不過,年底將至,北京商報記者卻注意到,消費貸營銷反而出現降溫。一方面,符合條件的優質客戶漸趨飽和;另一方面,消費貸“降價”往往是綜合考量成本因素後所實施的特定優惠手段,營銷期也通常以“一季度”“開門紅”等爲節點。展望2025年,消費貸“戰火”或許仍將持續,但對銀行而言,做好相應金融服務配套政策、兼顧防範業務風險也同樣重要。
從火熱到冷靜
從3字頭降至2字頭甚至1字頭,2024年消費貸可謂是異常火爆。“這家銀行利率低”“有銀行額度高,放款更快”……銀行的賣力營銷之下,金融消費者們貨比三家認真挑選,銀行也紛紛通過新發產品、發放利率優惠券、納入“白名單”、拼團購等方式下調利率水平,以期在“價格戰”中爭得一席之地。
年底將至,本該是消費貸營銷火力全開的時刻,但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個貸經理反而顯得較爲“佛系”。在問及是否有合適的產品推薦時,一位個貸經理表示,“目前我行消費貸產品利率在3.5%左右,之前2.98%的低利率活動已經結束,年底前不會再推出其他利率優惠活動,建議在明年一季度關注最新信息”。
“經過長期業務推廣,有需求且符合條件、資質較好的客戶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挖掘得差不多了,市場逐漸呈現出一種相對飽和的狀態。銀行也需要根據自身資金儲備、經營策略等因素,適時地對業務節奏進行調整”,上述個貸經理說道。
從火熱到冷靜,金融消費者也感受到了市場的變化。最近,陽陽(化名)本想借出一筆消費貸用於資金週轉,不過,期待許久,他還是未能等來銀行發放的利率優惠券。“在年中時,憑藉新客戶的身份和優惠券,我還曾拿到過利率3%的優惠券。然而,到了年底,銀行App測算給出的最新貸款利率一下漲到了3.5%”,這不免讓陽陽感到疑惑。
回顧時間線來看,年初,爲了在消費貸領域快速打開局面、提高市場佔有率,主打利率營銷是銀行採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年初資金相對充裕,爲了讓這些資金能更好地流動起來,創造收益,銀行願意以較低的消費貸利率投放出去,激發市場借貸需求”,另一位銀行個貸中心人士坦言,到了年底,資金流動性有所緊張,銀行也很難再像年初那樣以較低的利率大規模營銷消費貸。
利率下降空間有限
消費貸市場的轉變體現了金融行業的動態性和週期性特徵,也反映了銀行在不同時間段內基於自身利益和市場情況作出的戰略調整。北京商報記者此前從銀行內部人士處瞭解到,消費貸“降價”通常是銀行在考慮成本基礎上有針對性、階段性的優惠,到某一個節點力度必定會減弱,營銷期也通常以“一季度”“開門紅”“五一”“十一”“雙11”等爲節點。
另有多位銀行個貸經理透露,一季度將重啓消費貸營銷力度,但利率下調空間有限。一位國有大行個貸經理稱,“沒有做活動之前,消費貸利率通常在3.4%左右,做活動之後的利率最低能維持在3.1%水平,預計一季度將重啓消費貸營銷活動,但利率調整的空間有限,估計能恢復此前的最低水平”。
另一位銀行相關人士也提到,“銀行會在一季度推出更多優惠,但利率下調概率不大,可能會在貸款審批流程方面進行優化調整。低利率消費貸並非人人均可以申請,只適用於部分優質客戶,包括收入流水較爲穩定、客戶徵信不得有逾期、查詢次數近半年內不得過多,名下不得有小貸公司貸款記錄;貸記卡賬戶不得出現異常等”。
從擴張到冷靜,消費貸變化背後是銀行順應市場及自身發展需求作出的一系列必要調整;不變背後,則是銀行對貸款規模衝量的焦慮難消。一方面,優質借款人較爲稀缺,另一方面,由於市場競爭激烈,獲客成本增加,銀行面臨着如何有效吸引並留住客戶的挑戰。
正如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所言,對銀行來說,消費貸市場“價格戰”過度,也不利於銀行業務風險管理,銀行需要高度重視業務風險防控與業務可持續問題;過低消費貸利率,可能會導致一些借款人進行套利,容易引發部分消費過度負債加槓桿,並可能催生局部資產泡沫風險等。下一階段,需要平衡獲客與風險控制之間的關係,信用貸資金流向跟蹤管理難度大、成本高,以及少數銀行業務員合規意識不夠等都會導致一定風險。
需要兼顧防範業務風險
事實上,在此前激進營銷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也開始逐漸浮現,一些貸款中介通過低息噱頭引導金融消費者違規借貸,進行“債務重組”“債務優化”的情形依舊存在。
根據正規的申請流程,消費貸貸款用途主要覆蓋於家裝建材、旅遊消費、綜合消費、教育留學、健康醫療、大額消費品等種類,在申請貸款時銀行通常都會明示,不得用於買房、投資、炒股等領域。但從貸款中介口中,本該用於消費的信貸資金可以隨意騰挪用來炒股、買房、以貸養貸。
有貸款中介聲稱,“年底銀行馬上停止放貸,可以借出一筆資金置換高利息貸款,減輕還貸壓力”;另一位中介也給出了同樣的說法,他強調,“最近好多客戶來辦理借款業務,從操作流程來看,先從銀行申請貸款產品,然後再進行取現、分散轉賬操作,消費貸利率最低能做到2.4%”。
對此,12月24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風險提示稱,近期,在社交平臺上出現打着“債務重組”“債務優化”旗號的不法貸款中介信息,誘導消費者“借新還舊”或者申請高息過橋墊資,這種所謂的“重組”和“優化”不僅隱藏着高額收費陷阱和個人信息泄露等風險,而且可能被誘騙實施詐騙等犯罪行爲而觸犯法律。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指出,應警惕不法貸款中介虛假宣傳和誘導。充分認識違規“倒貸”的風險和危害,警惕不法中介隱瞞不利信息、只談誘人條件的虛假宣傳和誤導,切勿盲目相信陌生來電、短信、廣告傳單、社交平臺等渠道推送的“債務重組”“債務優化”“免抵押擔保”等貸款中介信息,避免陷入相關陷阱。
銀行在推動消費貸業務發展的同時,也需要兼顧防範業務風險。在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看來,在貸款申請、資質審覈、貸中監測等流程嚴加把控,防範貸款資金被挪用至炒房、炒股等違規領域,以及“以貸轉貸”這樣的套利行爲;同時,向金融消費者充分告知,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消費貸資金不能用於違規領域及違規後果。
周茂華進一步指出,銀行需要提升依法合規開展業務的意識,加強業務員培訓;優化業務流程,壓實業務各環節主體責任,完善考覈機制;進一步完善徵信管理制度與機制,強化徵信市場約束機制;同時,監管部門需要強化監管職能,提升違規成本等。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