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爲教師減負要處理好哪些關係

爲中小學教師減負是近年來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教師減負是一項系統工程,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小學校長在教師減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爲校長,如何理性看待教師負擔?學校應該怎樣切實瞭解教師訴求、迴應教師關切?校長如何帶頭執行教師減負的政策?怎樣提高管理效能,在自己的職責範圍內創造讓教師安靜教書的環境?本刊邀請了專家、校長進行探討。——編者

作爲教師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場所,學校無疑是教師減負的前線陣地。陶行知先生說:“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校長是學校改革發展的帶頭人,爲教師減負、引領教師成長是校長的專業職責。校長要辯證把握好以下幾對關係,才能科學地爲教師減負。

準確釐清教師的非教學“負擔”和非教學“任務”。學校要做好人才培養工作,教師必定會有非教學任務,但並非承擔非教學任務就等於承受了過重的非教學負擔。從詞源上來看,“負擔”既可作名詞,也可作動詞。它作爲名詞時,或指費用、開支,或指承受的責任;它作爲動詞時,主要是指承擔(責任、工作、費用等)的意思。可見,“負擔”本身並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箇中性詞。在教育實踐中,教師負擔一般指向教師承受的責任,日常語義中可理解爲教師的“任務”。換言之,校長需要認識到,分配給教師合理的任務、讓教師承擔一定的負擔、給予教師適度的工作壓力,是學校管理的正常現象。從教育管理的角度來看,適當的負擔或者壓力可以激發教師的工作動力,使其更加專注,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只有當任務過多、負擔過重時,才具有負面意義,才需要干預、介入予以減輕。也正因此,當教師的工作負擔影響其身心健康、教學效果和教育質量時,無論與教學相關與否,校長都需要注意和重視,切不能因爲負擔是“教學的”而不是“非教學的”就認爲理所當然、無可厚非。

科學區分教師的教學負擔與非教學負擔。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是學校教育的主要途徑,但我們不能狹隘地把教學限定於傳統課堂中的教與學。在《辭海》中,“教學”一詞被解釋爲“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活動”。新時代,學校要堅持“五育”並舉,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需要突破片面的“課堂教學”視域,以全面的“人才培養”視角來看待教師的本質工作。實際上,教師有目的、以合乎道德的方式對學生身心施加正面影響的活動,均可視爲人才培養的活動。除上課之外的教研、備課、批改作業、學生管理、家校合作、課後服務等活動,既是課堂教學工作的自然延伸,也是學校人才培養的應有之義,因而不應該被視爲非教學活動。那些“評比”“推銷”等與人才培養毫無關聯,甚至是違背教育規律的活動,是真正需要校長爲教師減掉的“非教學”負擔。因此,校長應該注重區分“教學負擔”和“非教學負擔”,避免將兩者混爲一談,從而確保減負措施能夠真正落到實處。

合理辨別主觀和客觀的非教學負擔。事實上,判斷非教學負擔是否過重,既是主觀的,也是客觀的。從主觀上來講,教師個體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除了教師角色外,教師同時所扮演的家庭角色、社會角色等也需要其承擔相應的責任。面對多種角色,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承擔超出個體能力的工作任務後,就會出現“角色過載”或“角色衝突”,必然會感受到負擔過重的壓力。因此,校長分配給教師非教學任務時,不能簡單地以工作時長、任務數量、參加頻率等量化指標爲依據,而要因教師個人而異,根據教師個體的能力、性格特點等在實踐中進行綜合判斷,以不影響學科教學爲標準。從客觀上來看,非教學負擔有一個應然的價值標準——是否有利於教育與學生全面發展。不符合這個標準的,即可被視爲“非教學”的,亦是“額外”的負擔。這就是爲什麼對於有些教師來說,人才培養的事情即使再多、幹得再累,也覺得是應該做的、能接受的任務,而有些無關學生髮展的非教學任務,即使再少、幹得再輕鬆,也會覺得不是應該做的、是不能接受的負擔。

辯證對待非教學負擔的消極方面與積極方面。學校育人不僅僅是教學育人,還包括活動育人、管理育人等多方面。美國教育家杜威曾提出“學校即社會”,陶行知認爲“社會即學校”。這都告誡我們,學校與社會本原上具有密不可分的關聯。學生在學校不僅獲得知識的增長,更經歷包括社會性發展、生命意義獲得等更加廣泛的社會化過程。因此,校長需要邀請政府、社會、家庭等多元主體參與到學校的治理中來,真正把“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落到實處,更好地服務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反過來看,學校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學校本身也有其社會功能。德國著名社會學家哈特穆特·羅薩把今天的社會描述爲“加速社會”,即社會進入了一個加速循環:隨着科技加速進步,帶來了社會變遷的不斷加速,進而導致了人們工作和生活步調的持續加速,繼而又加速了科技進步。在加速社會的背景中,學校的社會功能也在悄然拓展,學校不再是閉門造車的“象牙塔”。這就要求校長們要運用辯證的思維來思考問題:一些政府部門開展的諸如“法治進校園”“消防進校園”等“進校園”活動,是否真的與學校的人才培養相沖突?對學校教育有沒有幫助?對學生髮展有沒有價值?是否是未來人才綜合素養需求的社會反映?是否也正是推行素質教育的資源?面對以上問題,校長要建設性地看待,要勇於打破舊的思維方式、重構系統的教育觀念、統籌學校內部教學管理制度改革,把一些有益的“分外事”創新地融入到學校的素質教育中,化“負擔”爲“契機”,發揮“進校園”活動的積極教育作用。

(作者系安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系主任、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4年06月12日第5版

作者:徐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