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膏、香水,都是真香!|中法六十年

芳華東西,馥郁共長。

中法兩國擁有獨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蘊。 法國以浪漫多元聞名,中國以優雅深邃著稱。 這兩種文化魅力在奧運會開幕式上得以生動展現: 巴黎奧運會的塞納河開幕式彰顯了法國的想象力與浪漫氣息,北京奧運會的宏大規模和精湛編排則展示了中國的文化積澱和組織能力。 正是這種獨特與多元,使中法文化交流成爲一片沃土,兩國在文學、藝術、手工藝等領域交融互鑑,孕育新的文化表達。

站在中法建交 60 週年的歷史節點, COSMO 邀請兩國 制香領域 的中堅力量展開跨國對話,激發智慧碰撞與創意共鳴。

雖然在香的提煉和製作上各有特色,但中法兩國對香的熱愛和探索歷來不謀而合。從漢唐時期的香文化在祭祀儀式中逐漸成形,到絲綢之路後域外和合之香興起,詩詞歌賦催化着神秘的東方氣息,也激發了西方制香業翹楚法國對中國韻味的無限遐想。17世紀起,中國香料成爲法國香水調配的重要成分,爲法國香水注入了獨特的東方魅力。

時值中法建交60週年,兩國在香文化上的交流更加深入。 作爲芬美意首位被派駐到中國的法國調香師,弗洛裡安·加洛(Florian Gallo)在上海工作期間創作了“無心之雅”等糅合中國特色的暢銷香水,並在“唐宮盛宴”系列中首次以傳統香膏形式演繹西方人眼裡的中國風。 這種極具東方形式感的香作也是中國傳統制香技藝非遺傳承人黃珊珊擅長並深耕的領域。 成長在中藥世家的她秉信香藥同源,她的以宋代文人做主題的“宋韻江南”系列手工香水則是以西方形式感闡釋了中國香的別樣魅力。

黃珊珊和弗洛裡安在創作香方時既傳承了各自的文化傳統,又在跨文化的碰撞中探索出更多的融合可能。 COSMO邀請兩位藝術家一起對話,共同探討他們在調香過程中所體驗的文化交融。 他們的創作不僅體現了東西方對香的獨特理解,更展現出令人驚歎的藝術共鳴。

Dialogue弗洛裡安·加洛×黃珊珊

弗洛裡安:我在法國學習的化學及香水課程是很典型的西方制香工業邏輯:想法和概念先行,後續再做創造,一步一步完成考覈。來中國之後,我必須學會大量與人交流,漸漸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慢慢習慣中國香原料的複雜性。所以我跟着中國團隊去了廣西、四川、甘肅等地方採風,同事也會耐心跟我解釋唐詩宋詞裡的意境。

黃珊珊:中國的《詩經》、唐詩、宋詞也是我的創作取材寶庫。無論給香起名字,還是給香構建意境,中國人的風雅在幾千年的文字流傳過程中都有特別具象的呈現。比如,我最愛的“雪中春信”,這個香名裡沒有提到任何花,卻能從中聞到希望的味道;每個人心裡對於“春天的信息”的定義都不一樣,這也讓中國香擁有了更多美好的想象空間,這也就是故事的層次,不是簡單的前中後調。

弗洛裡安:的確,我之所以選擇成爲調香師,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香水作爲一種無聲的語言,既能表達情緒和性格,也可以訴說某段特別的回憶。我清晰地記得抵達上海時正值秋天,整個城市聞起來有類似桃子糖的香甜,那是我第一次接觸桂花香,而這個帶有東方特色的味道也成爲日後我作品中很受歡迎的元素。另一個在我作品中大獲好評的香調就是“茶”,當時我學習了很多有關茶文化的知識,也粗略學習了茶道。茶需要聞,需要品,這和香文化異曲同工。

黃珊珊:茶道也好,香道也罷,講的都是“道”。香嚴童子在《楞嚴經》中聞香悟道,宋可度用的正是“香且無相”爲注。我們不能用三言兩語說清楚真正的道,因爲參悟往往就在剎那間,香道是一種智慧,無法靠背誦或討論得出。無論你懂不懂香,喜不喜歡香,都不妨礙在聞到香的時候收穫屬於自己的獨特智慧的權利。

弗洛裡安:我以前說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最令人嚮往的社會文化實驗地,因爲在這裡我願意嘗試非常規的成分和組合,找自己的平衡。其實法國自古以來的香文化和中國也有聯結,無論是氣味療愈的重要性,還是對原材料選擇把控的認真度,都是香文化歷史上的共通點。尤其在疫情後,清雅乾淨的香調在歐洲也是大勢所趨。如今我回到法國繼續傳統制香工作,但中國香文化中的浪漫和實用依然影響着我的創作。

黃珊珊:中國人在氣味審美上之所以不偏好直白熱烈,而是追求若隱若現的幽香,是因爲我們講究的極致浪漫是“風骨”,中國香的浪漫以邏輯打底,不只是爲了敘事而做出天馬行空的假設。中國與其他國家,尤其是法國,在香水領域的交流某種程度上促進了香文化的重生,而我作爲非遺藝術家,十幾年來開設香道課程,開發香薰產品,正是想讓更多曾經對中國香有誤解的人走近中國香,感受到傳統香中的神秘魅力和身心修行。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培養更多的傳統制香人和中式調香師,把各自年輕的理解加到古老的方子裡,創造自己的產品,將多元化的中國傳統香作品推向世界,讓更多人聞到時間的味道。

原文刊載於《時尚COSMO》9月刊

策劃:朱瑾

編輯:聶 麗平、若菲

文:Evricka

視覺: 卞玉清

攝影:艾欣、胡一帆、Antoine Lippens、胡佳蔭

部分圖片:視覺中國

編輯助理:徐紫瑞、魏浩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