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歡慶時刻!6只虛擬資產現貨ETF登場,上市首日成交近億,首發規模遠超美國
財聯社4月30日訊(記者 沈述紅)香港資本市場迎來歷史性時刻,來自華夏(香港)、博時國際、嘉實國際的6只虛擬資產現貨ETF在4月29日發行後,於4月30日火速上市交易。上市首日,6只產品合計成交額近1億港幣,其中華夏(香港)貢獻了近6成交易額。
在4月29日的首日發行數據上,華夏比特幣ETF和華夏以太幣ETF首發規模分別爲9.5億港幣、1.6億港幣,嘉實比特幣ETF和以太幣ETF首日發行規模分別爲4.8億港幣、1.0億港幣,大幅超過了10家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發行商,於今年1月10日首日發行1.25億美元的規模。
有分析人士指出,香港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幣ETF的資產管理規模有望達到10億美元。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取決於基礎設施和生態系統的建設速度。此外,對於國際投行在美國相關產品上的衍生品開發等金融創新舉動,三家虛擬資產現貨ETF管理人也在密切關注此事,希望爲投資人創造更多的收益和更多的金融產品創新。
首日發行規模超美國,上市首日成交額近億
今年以來,在美國比特幣ETF獲批熱潮下,比特幣供不應求,價格一路攀升超60%,創歷史新高。而不斷攀升的資產規模也讓虛擬貨幣這一資產的交易與管理價值日益受到重視。根據2024年3月的數據,比特幣和以太幣作爲虛擬資產市場的兩大巨頭,分別佔整體虛擬資產總市值的52%和17%,顯示出它們在市場中的主導地位。
而今,旨在緊貼比特幣/以太幣表現,並以芝商所CF比特幣指數或以太幣指數(亞太收市價格)表現來衡量投資結果的6只虛擬資產現貨ETF已在港交所正式上市。這也是亞洲市場上首次推出此類產品。
截至4月30日收盤,這6只產品合計成交額達9940萬港幣,成交量達944.74萬。其中,華夏比特幣ETF和華夏以太幣ETF交易額分別爲4145萬港幣、1408萬港幣,在總成交額中佔比近6成。
同日,嘉實比特幣現貨ETF和嘉實以太坊現貨ETF交易額分別爲2164萬港幣、596萬港幣,博時HashKey比特幣ETF和博時HashKey以太幣ETF交易額分別爲 1319萬港幣、308萬港幣。
另據記者獲悉,截至4月29日,華夏比特幣ETF和華夏以太幣ETF首發規模分別爲9.51億港幣、1.59億港幣,合計11.1億港幣,首發規模處於領先地位。嘉實比特幣現貨ETF和嘉實以太坊現貨ETF首日發行規模分別爲4.8億港幣、1.0億港幣。
此前,10家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發行商在今年1月10日首日的發行規模爲1.25億美元。相較而言,香港虛擬資產現貨 ETF 上市首發規模已大幅超過美國首日的發行規模。
OSL ETF 業務負責人 Wayne Huang 也承認了這一事實,“從數字來看,我們的確是要遠遠超過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首日上市交易的資金流入。”
海外投資者興趣正濃
比特幣常被視爲“數字黃金”,以太幣則是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的基礎平臺,是區塊鏈技術的核心。這種直接使用比特幣或以太幣進行申購和贖回的模式,不僅爲投資者帶來較強的交易靈活性,也爲全球投資者提供了探索新型數字資產投資渠道的可能,普遍被市場分析師認爲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
“此次虛擬資產現貨ETF的獲批,以及創新性地引入持幣認購機制——允許投資者直接使用比特幣和以太幣認購相應ETF份額,預計將進一步促進香港乃至整個亞州虛擬資產市場的發展,吸引更多全球資金的流入,激發香港虛擬資產市場的底層活力。”博時國際稱。
嘉實國際直言,此次產品擴展,將進一步降低投資者進入數字資產市場的門檻,有效應對監管和託管的挑戰,促進加密資產的流通、普及和投資安全。這些措施可望改善金融生態系統,提高其透明度和效率,從而增強投資者信心。
華夏基金(香港)數字資產管理主管和家族財富主管朱皓康分析,跟美國相比,香港虛擬資產現貨ETF採用現金和實物認購,並且在亞洲交易時段開放交易,仍會吸引很多美國投資者。在新加坡、中東等地,我們也接觸到了大量興趣極大的投資人,不少亞洲及海外的多個家族辦公室對現貨加密 ETF 非常感興趣。
“實物申購是香港ETF區別於美國ETF的一個創舉,首先,需要券商公司升級了一號牌照,能夠處理虛擬資產交易,投資者通過這個券商把幣打到OSL去,然後最終再把股權再轉入到基金的託管賬戶裡面,完成實物申購的整個流程。”Wayne Huang表示。
談及爲何香港能做到全球第一個發佈以太坊現貨 ETF,Wayne Huang解釋,這是因爲美國加密貨幣有多個部門監管,香港則是由證監會給出了明確的監管框架,它是與比特幣最早納入香港監管的非證券類虛擬資產,是可以提供給散戶交易的兩個標的之一。
不過,令內地投資者頗爲遺憾的是,目前中國內地投資人暫不可以投資香港的加密貨幣現貨 ETF,香港的合格投資人、機構投資人、零售投資人以及符合規定的國際投資人,則均可以投資加密貨幣現貨 ETF。朱皓康表示,這方面的具體動態可以持續關注未來是否有相應的監管調整,或特定的監管框架出臺。
10億美元空間背後的“貼身肉搏”
“香港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幣ETF的資產管理規模有望達到10億美元。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取決於基礎設施和生態系統的建設速度。”彭博行業研究ETF亞太首席分析師冼素君表示。
與首發規模相比,10億美元的想象空間,或許意味着這場“貼身肉搏”纔剛剛開始。
彭博行業研究ETF分析師Rebecca Sin則坦言,比特幣ETF的競爭可能會很激烈,因爲發行人在費用、發行和股票代碼方面表現出差異化。
根據公開信息,Harvest在前六個月將管理費降至零,此後收取30個基點,這可能是香港近年來首次豁免ETF費用。與此同時,華夏基金正試圖複製南方東英的制勝分銷策略,使用0.99%的更高管理費來支付分銷商的返利費用。博時的朗朗上口的代碼3008.HK和3009.HK(其中之一包含中國人認爲吉祥的數字8)可以幫助投資者召回ETF並帶來資金流入。
具體而言,如嘉實比特幣和以太幣現貨ETF每年的管理費爲資產淨值的0.3%,上市日後前6個月豁免管理費;博時的比特幣和以太幣現貨ETF管理費爲資產淨值的0.6%,上市日後前4個月暫時減免費用;華夏(香港)此類ETF的管理費爲0.99%。雖然管理費略高,但華夏比特幣現貨ETF和以太幣現貨ETF設置了人民幣交易櫃檯。
對於產品管理費高於其他兩家公司的情形,朱皓康回應道,公司相關產品費率結構完全遵循香港上市的主題型和複雜型 ETF 的標準。“我們產品在交易選項上提供了非常高的靈活性,不僅支持上市和非上市兩種份額,還支持美元港元和人民幣三種櫃檯交易,這是我們獨特的優勢。此外,產品的複雜性和創新性決定了我們的風險管理和運營穩定性的重要性。”
“每個ETF的做市商和虛擬資產平臺也有所不同,這可能會在推出時帶來輕微優勢。費用也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投資者需要注意每隻ETF的總擁有成本。”Rebecca Sin解釋。
除了管理費的差異化探索,三家機構的虛擬資產現貨ETF在發行、交易、平臺等方面也有着不同“打法”。
在發行價格上,嘉實國際、華夏(香港)旗下產品的發行價爲1美元;博時比特幣ETF初始發行價與2024年4月26日跟蹤指數的1/10000基本一致、博時以太幣ETF初始發行價與2024年4月26日跟蹤指數的1/1000基本一致,分別意味着持有10000股約等於1個比特幣、持有1000股約等於1個以太幣。
從交易單位來看,嘉實國際旗下比特幣/以太幣現貨ETF一級市場申請最少10萬股份起,二級市場最小買賣單位爲100股。博時比特幣現貨ETF一級市場申請50000股起,二級市場最小買賣單位爲10股;其以太幣現貨ETF一級市場申請10萬股份起,二級市場最小買賣單位也是10股。
在上述差異化探索外,一些國際投行在美國相關產品上已經有衍生品開發等金融創新舉動。三家虛擬資產現貨ETF管理人也在密切關注此事。“我們也在跟合作伙伴溝通,爲我們的 ETF 投資人創造更多的收益和更多的金融產品的創新。”朱皓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