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技術平臺投資 超車新藥研發

健康醫療創投基金募資金額,今年上半年已達去年的六成,從投資方向來看,生技製藥領域中「平臺首度超過「腫瘤」投資金額。

【文/徐玉君

生技醫療是繼半導體產業之後的另一個逾兆美元產業,產業涵蓋的範圍也遠遠大過科技業;而投資不外乎選對趨勢,也因此,國際創投基金的資金流向,也成爲關注的焦點,尤其歐美生技產業蓬勃發展,自然能從創投基金對健康醫療相關的投資領域看出趨勢。近年來創投基金鐘情於生技、醫材與診斷工具相關領域,當中的生技佔比最高,然今年在生技投資中的次產業,首度出現投資「平臺」的金額高於「腫瘤治療」,顯見擁有技術平臺對新藥研發將成爲一個助力的投資趨勢。

先從健康醫療創投基金募資情況說起,根據美國矽谷銀行引用Pitchbook的數據指出,美國健康醫療領域的創投機構在去(二○一八)年的新基金募資金額達九六億美元,較一七年成長五.五%;而今年上半年完成募資的新基金則已達五八億美元,是去年度的六○%,顯然對醫療領域投資的資金力道仍然強勁。

創投投資趨勢動見觀瞻

矽谷銀行將健康醫療領域區分生物製藥、診斷/工具(Dx/Tools)與醫療器材大類,今年上半年對上述投資金額分別達七七.三億美元(佔比六四%)、二一.六四億美元(佔比十八%)、以及二二.六二億美元(佔比十九%),顯而易見,生物製藥是健康醫療投資最大宗。不過當中的醫療器材卻在今年上半年的投資金額達去年的五五%,預料全年投資金額將超越去年。

雖然觀察過去數年健康醫療基金對於三大領域投資的金額或佔比持續成長,但是比率變動並不大,但是卻能發現不同之處,尤其對生技製藥類別的投資,從二○一三年以來,健康醫療基金對歐美不同適應症類別的A輪投資中,均以「腫瘤」治療爲大宗,但是今年上半年這個現象翻轉了。其對歐美生物製藥「平臺」次領域的投資金額達六.五九億美元,首度超越「腫瘤治療」領域的四.八三億美元。雖然以投資件數來看,「腫瘤治療」的投資件數仍略高於「平臺」投資件數,但是換一種說法就是,平臺的價值已經超越新藥研發。

以這個思維來看,擁有技術平臺的公司,很有機會在生技製藥產業中,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技術平臺就是智慧財產(IP),今年國內生技公司有高達十一家簽訂授權協議,包括浩鼎、東洋、因華、臺微體、臺康生技、瑩碩生技、基亞景凱亞獅康KY、博錸、逸達等;然而當中的臺微體、瑩碩生技、博錸等,都是技術平臺授權,與大藥廠合作研發新藥,臺灣的生技技術平臺開始在國際市場被發現。(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055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