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富帶後富”是不爭的事實,溫鐵軍不顧事實、歪解用意何在?

關於先富帶後富,“三農專家”溫鐵軍說過一段話,大概的意思是先富羣體會不斷追加收益,而弱勢羣體會不斷地承擔成本,“實際上,先富是不太可能帶動後富的。”

這些話迎合了推崇大集體平均富裕,質疑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一些人,稱之爲有良心、敢說真話的三農專家。

但這位三農專家解讀起來,總是不顧事實,而是故作高深、雲山霧罩,請問你是三農專家嗎?

你不是爲農民發聲、爲農民說話的嗎?那爲什麼不把簡單的問題簡單化,而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按照溫鐵軍誤導大衆理念,就是隻有這些先富起來的人把自己的兜裡的錢全部掏出來,大家平分,這才叫“先富帶動後富”!

其實此人就是個歪嘴和尚,什麼樣的經經他的嘴出來,就會被歪曲!

衆所周知,“先富帶動後富”,是改革開放之初,小平同志提出的,只有瞭解“先富帶動後富”政策的歷史背景,才能理解這句話的深刻意義。

當時人們剛剛從“十年內亂”中走出來,由於長期受極左思想的禁錮,幹部羣衆對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尤其是搞活經濟政策心有餘悸,不敢發家致富。

以前流行過這樣一句話“共產黨太陽,政策像月亮”,說明大家對政策的不穩定心有餘悸,就像電影《月亮灣的笑聲》中老實本分的農民江冒富一會兒成爲致富的典型,一會兒“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尖子”,害的兒子貴根總找不到對象。

那個時代,有時院子裡種點菜,多養一隻雞都被定爲走資本道路,被割資本主義的尾巴,現在突然隨便可以做買賣經商了,誰敢輕舉妄動呢?

很多人,包括黨員幹部等待觀望的現象,想富不敢富!

在這種背景下,小平同志提出了“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的口號,目的是讓一部分人起個帶動作用,示範作用。

也正是在這句口號的激勵下,一部分有眼光、有膽量的人先邁出第一步,先富起來,別人看到可行了,跟着學,帶動了一方羣衆。

農村這樣的事例非常多。比如:

我們縣包產到戶、改革開放初期,西南片幾個鄉鎮,一些人率先搞起了軸承翻新的生意,開始這在一些人就類似於投機倒把,尤其是一些黨員幹部更是不敢涉獵,怕犯錯誤。

幾年後,不少人做軸承生意富了,帶動了很多的親戚朋友、莊鄉四鄰都幹了起來,逐漸成了軸承市場,到了九十年代末,一個鄉鎮登記在冊的軸承企業就有五百多家,幾乎家家做軸承相關的產業,現在這個鄉鎮發展的就像個小縣城,不少富了的農民在城裡高檔小區買了樓房。

如果沒有先富起來的這些人大膽的試、冒着風險大膽的闖,幹出了樣子,就不會有這麼多的農民跟着學,就不會形成如今全國聞名的軸承市場,以上是我們縣西南部,地處黃河古道的幾個鄉鎮,由於土質貧瘠,大集體時代是最窮的幾個鄉鎮。

再比如,我們縣東北部幾個鄉鎮是棉區,我所在的鄉先後建起了幾家紡織廠,另外,還有小型電機生產企業,很多的農民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難道這不算先富帶後富,現在農民的收入,耕地的收入只佔總收入的10%左右,甚至更少,試想如果沒有這些先富的人走出第一步,大家只是土裡刨食,那麼永遠也過不上小康生活。

其實,這種先富帶後富事例身邊到處是,人的能力是不同的,國家要想快速發展,就要讓一些能人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允許人家先富起來,給大家做好示範,提供就業崗位,才能使國民的整體收入提高,爲什麼這些溫鐵軍視而不見,而是故作高深的搞什麼理論推理?

這就如同一些人刻意否定包產到戶後糧食大幅度增產,農民吃飽飯一樣。

一些人不顧事實,非要羅列經不起推敲的數據來質疑,包產到戶後糧食沒有增產,但是有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八五年左右,就出現了賣糧難的問題,再就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糧證糧票成爲了歷史,國家放開了糧食市場。

溫鐵軍及其一些質疑“先富帶動後富”的人,你們憑什麼說“先富不可能帶動後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