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欲吃Apple Car大單恐陷兩大困境 鴻海MIH憑藉ICT產業優勢枕戈以待
▲現代汽車(左)與鴻海MIH平臺(右)。(合成圖/達志影像/資料照)
鴻海(2317)積極搶攻電動車市場,組建MIH平臺,集結逾200家廠商,爲打造「優於特斯拉等級」的輕量電動車前進,尤其近來蘋果Apple Car議題持續延燒,身爲長期合作伙伴的鴻海所推出MIH電動車開放平臺,引起市場相當大程度的想像空間,而鴻海之所以在電動車領域搶得先機,憑藉的正是資通訊(ICT)產業的兩大優勢,包括良好的垂直整合管理與供應鏈,以及人力和技術的優勢,反觀韓國現代汽車雖主動揭露與蘋果的合作信息,但造車本業所帶來的包袱及資料數據共享等問題,相較之下,鴻海的MIH聯盟的整合綜效反而更加顯著。
業界人士認爲,蘋果加入電動車市場戰局,產能會是首要考量,與多家供應商接觸也是供應鏈的一貫做法,回顧過去iPhone的例子,現代汽車最後可能跟三星的處境一樣,一方面成爲蘋果某關鍵零組件的供應商,或爲其代工生產,協助蘋果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現代造車本業的包袱,自家推出的電動車款也將與蘋果形成競爭關係。
雙方更重要的問題在於,業界人士分析,資料數據可能會是雙方談判深水區,過去蘋果曾試圖與BMW、賓士等國際車廠洽談合作,但因數據資料、設計等歧見最後告吹,倘若現代汽車最後選擇與蘋果共享數據資料,不僅可能失去提升軟體競爭力機會,自行研發的作業系統也等同向蘋果、Google等大廠下戰帖。
誠如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所分析,全世界都看到電動車市場的趨勢,而這波趨勢目前有三股力量正在角逐競爭,包括傳統造車業、網路產業、資通訊產業,其中傳統造車業當然最懂車,但過去的生態系僅限於自己的那一套供應鏈,所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最爲嚴重,因爲它的供應鏈較弱。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圖/記者湯興漢攝)
再來就是網路產業,他們把整個電動車想成是一個網路平臺,但其實軟體和硬體有很大的不同,像軟體工程師編寫程式,若有錯誤可以刪除重來,但硬體需要去開模,光是弄一顆螺絲就需要幾個禮拜,甚至弄錯無法輕易重來,所以有很多供應鏈問題需要解決。
至於資通訊產業,鴻海從ICT產業切進來具備兩大優勢,包括原本就有良好的垂直整合管理與供應鏈,以及過去30年來積累很多的工程技術與人力,從PC到手機、伺服器,並積極找尋新興產業發展。
以鴻海來說,手機產業進到平原期,那些工程人員,大概需要七成的人力去維護,剩下的三成就需要尋找新的東西,所以工程技術、人力,還有供應鏈的優勢,正是鴻海夾帶ICT產業切入電動車市場所具備的特點。
ICT產業切進電動車市場同樣也存在弱勢的地方,那就是他們不懂汽車這一點,而鴻海組建MIH平臺,集結逾200家廠商,即是要用平臺來解決這項問題,透過ICT產業在平臺上發揮供應鏈、軟硬整合方面的人力跟能力,相信最後ICT產業可以在電動車市場佔有較大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