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爆汗光喝水沒用!她早晨運動未防曬…回家劇烈嘔吐、頭痛 醫:嚴重恐致命

今年夏天氣溫不斷刷新歷史記錄,不少民衆被曬出病來。(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簡仲豪/綜合報導

炎炎夏日裡,太陽總是曬的民衆好難受,尤其今年6月氣溫38度以上就高達9天之多,打破124年來臺北測站的歷史記錄。就健康方面,民衆最擔心的就是熱傷害,又因不斷高溫情況下,汗水直流身體電解質大量流失,若只顧喝水,電解質失衡,心臟很可能因此受不了,造成心律不整、四肢發麻症狀

博仁醫院急重症院長康志森節目《健康2.0》上指出,熱傷害其實從輕到重,包括熱痙攣、昏厥、衰竭到中暑,其中熱中暑若是過於嚴重還可能會致命。他表示,人會排汗其實是爲了降溫,下視丘體溫調節中樞就像是人體中央空調,但很多因熱休克的病患,他們的體溫調節中樞已經出問題無法正常排汗,導致室外溫度到達37度以上,他們的心臟就會受不了,尤其是有慢性疾病患者,因爲電解質大量流失,加上吃的藥物會導致錯亂,大幅提升心臟病發生率,嚴重的患者很可能會致命。

▲雖然早晨太陽沒有那麼強烈,但若水份來不及補充,還是有可能造成電解質失衡。(圖/記者屠惠剛攝)

營養師趙函穎也表示,很多人會爲了躲避夏天的熾熱太陽,選擇在早晨運動,但若早上補水不足,很可能發生電解質失衡的危機。她指出,有一位63歲媽媽平時喜歡在早上6-7點間運動,但某次運動完回家後出現劇烈地嘔吐、疲倦、頭痛等現象,量完血壓後發現該婦女血壓飆到180mmHg,立急送醫檢查,檢查後是因爲大量流汗後的高血壓升高,立刻要求該婦女補充水和鉀離子來平衡現在身體的狀況

醫師江守山則表示,很多民衆都認爲中暑是中午或下午纔會發生的情況,但其實臺灣現在晚上在很多地方都還是有32度以上的高溫,在這樣的氣溫下,若稍有活動,要散熱就非常困難,尤其身體要維持體液容積固定,維持血壓,若水喝不夠多的話,熱會維持在體內,無法散熱,非常痛苦。

▲大量排汗不僅需要補充水分,鈉、鉀、鈣、鎂等電解質也是補充重點。(圖/pixabay)

醫師江坤俊解釋,電解質在醫學上的定義是當元素融到血管裡面的時候,是可以產生導電,就可以稱爲電解質,而身體中有很多功能都是依靠電位的變化,包含肌肉收縮,所以電解質一旦失衡,身上的導電功能就會失衡,進而產生多種問題,因此大量流汗後,適當補充電解質非常重要。他表示,常見的電解質包含鈉、鉀、鈣、鎂等元素都是,可以從金針菇青花菜空心菜木瓜蔬菜中補充。

【你可能也想看】

網傳:「飯後喝茶」恐貧血!醫曝茶葉關鍵成份…2招做到想喝就喝►體重下不去還反撲!醫曝「減肥停滯期」2關鍵 1招在家輕鬆訓練►少吃多動不一定會瘦!營養師曝「計算體脂重要性 減重不等於減肥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