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憲打完疫苗身體不適 臺大醫揭主因

綜藝天王吳宗憲日前PO文表示自己打完疫苗後,出現許多不適症狀 (圖/吳宗憲臉書)

藝人吳宗憲今年第一次接種流感疫苗,日前卻透露,接種流感疫苗後感到暈眩,擔心無法順利工作錄影,更虧自己「本身抗體很好,就不要『假會』」;藝人趙庭也自述,打完疫苗後腹痛、陷入昏沉狀態,更形容自己像是「鬼壓牀」。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有些人感到不適時剛好想到先前接種過疫苗,但兩者未必有因果關係

對於吳宗憲的狀況,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建議,如果打完疫苗出現不適,應直接就醫,「而非上網去PO這些事情」。但吳宗憲說,診所人員有建議他回診,不過他因爲工作太忙而作罷,現在很健康不需就醫;並強調,自己是公衆人物,發表文章、交換心得是日常,沒有目的性,也不搞政治。

陳時中則說,有些人感到不適時,剛好想起來之前打過疫苗,但這不等於他的不適由疫苗所引發,任何情形都有可能,但相關新聞影響力大,容易引發民衆諸多聯想。但無論如何,任何通報案例官方都不敢掉以輕心,都會主動了解情況及關聯性等。

醫師指出,造成暈眩的原因很多,因施打流感疫苗引起的並不常見,建議吳宗憲就醫檢查。(圖/pixabay)

不良反應通報數量上,疾管署統計,今年度流感疫苗施打數量約爲435萬劑,截至目前接獲80件不良反應通報,26件嚴重不良反應;其中13件屬延長住院/危及生命或死亡之案件,症狀或診斷包括心肌炎蜂窩性組織炎、休克、呼吸困難、急性心肌梗塞蜘蛛膜下腔出血、急性中風等。

注射流感疫苗後暈眩不常見 醫師推測和上了年紀有關

韓國近日傳出多起施打流感疫苗後死亡的案例,國內也有4人在接種疫苗後死亡,雖然目前均研判和疫苗無關,仍引起民衆對流感疫苗的疑慮;如今藝人自曝打完疫苗後也出現不適,更加深民衆對疫苗的恐慌。

不過,臺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張鑾英指出,暈眩和腸胃炎在流感疫苗的副作用中並不常見,而且造成暈眩的原因非常多,例如睡眠不足、焦慮、甚至害怕疫苗的預期心理,都有可能導致暈眩。加上近日韓國的事件,可能讓民衆對疫苗「很有感」。

預防接種小組召集人李秉穎醫師也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眩暈和疫苗不見得有直接關係,推斷可能是上了年紀而眩暈。而且,目前沒有報告指出接種流感疫苗會引起眩暈症,很多疾病發生可能只是跟疫苗接種有時間上的巧合,而不是真正有因果關係。他也建議,吳宗憲應就醫詳細檢查。

施打流感疫苗會有哪些副作用?

其實,流感疫苗和任何疫苗一樣,都有可能出現副作用。根據疾管署網頁資料,接種流感疫苗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少數人會全身性的輕微反應,例如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噁心、皮膚搔癢、蕁麻疹紅疹等,一般會在發生後1~2天內自然恢復。

嚴重的副作用,像是立即型過敏反應,甚至過敏性休克等(臨牀表現包括呼吸困難、聲音沙啞氣喘、眼睛或嘴脣腫脹、頭昏、心跳加速等),發生機率非常低,如果不幸發生,通常於接種後幾分鐘至幾小時內就會出現症狀。

還有其他曾被零星報告過的不良事件,包括神經系統症狀和血液系統症狀。前者像是臂神經叢炎顏面神經麻痹、熱痙攣、腦脊髓炎、以對稱性神經麻痹爲表現的格林巴利(Guillain-Barré)症候羣等;後者則如暫時性血小板低下,臨牀表現包括皮膚出現紫斑出血點、出血時不易止血等。

2原因讓民衆對流感疫苗「很有感」 放輕鬆、正常作息降低不適感

新光醫院家醫師醫師柳朋馳日前接受《康健》訪問表示,今年民衆對流感疫苗反應相對比較恐慌,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受新冠疫情影響,不少人是第一次接種流感疫苗,這些人可能本身對疫苗的信任感較低,或者本身體質對於藥物或疫苗的反應比較明顯,因此施打後可能放大不良反應,也可能真的產生不良反應。

其次,今年疫苗搶打情況特別明顯,很多人可能擔心搶不到疫苗,施打前未如實告知醫護人員自己的身體狀況,例如感冒、有特殊慢性病或用藥,如果醫護人員也沒有再做理學檢查、確認診斷就施打,就有可能增加不良反應事件。

至於打完疫苗後有沒有什麼方法能緩解或減少副作用發生?張鑾英說,目前沒有明確證據顯示有效的方式,建議只要維持正常作息,保持良好健康習慣,例如多喝水、足夠休息,並且放輕鬆,其實不太會有明顯副作用;而且季節性流感疫苗已施打10多年,民衆真的無需太過恐慌或焦慮。

陳時中強調打疫苗利多於弊,持續向國際爭取購買

或因相關新聞影響,近來流感疫苗接種率有下降情形。對此,陳時中說,民衆有可能因憂心有副作用而觀望,不過過去經驗顯示,整體接種率達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時,接種需要性就會下降。無論如何,「希望大家能夠明白,打疫苗是利多於弊」。

爲增加羣體免疫力,官方正積極爭取加購疫苗。陳時中表示,國際上有相關貨源,目前官方正積極爭取,任何安全的廠牌均納入考量。時間上當然希望儘快取得,但疫苗貨往往預先被訂購,有些國家施打率沒那麼高、打不完的纔會給我們,因此只能說有眉目,但時間上不會太快,且數量尚難掌握。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