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奇不有 奧地利有個避孕博物館
作爲歐洲著名的文化之都,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不僅有舉世矚目的自然史博物館和藝術史博物館,還有100多個主題博物館。維也納火車西站附近的避孕和節育博物館就是其中之一。該博物館號稱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博物館,其收藏規模超出其他國家相關領域的所有收藏。婦科醫生菲亞拉2007年創辦這個博物館,其宗旨除了宣傳避孕和節育方面的知識,也提醒人們重視婦女的健康權和生存權。
博物館面積不大,只有兩個展廳,第一展廳的展品都與避孕有關,除了用羊腸和魚鰾製作的古老避孕套之外,還有人類發明的各種避孕藥、避孕用的海綿、各種形狀的避孕環甚至並不靠譜的男性避孕藥等。第二展廳主要展出與人工流產相關的內容,有一部分展品是介紹早期人工流產用的工具,有尖樹枝、金屬絲、塑料管等,這些都是菲亞拉在亞洲、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工作時收集的,有些展品甚至讓人感到毛骨悚然。
菲亞拉多年前首次將人工流產引入奧地利醫院,畢生致力於避孕及節育工作,他說:“最早禁止墮胎的規定往往以政治或軍事利益爲出發點,比如統治者試圖強迫婦女和伴侶儘可能多生孩子以完成政治或軍事目標,卻完全無視生命本身。這樣的價值觀和醫學設想形成於中世紀,但直到今天依舊存在,亟待清除。在那些消除了這些觀念的國家和地區,女性健康和生存條件都得到極大改善。”
今年正好是口服避孕藥問世60週年,奧地利《信使報》撰文介紹口服避孕藥60年的功過是非。1960年8月18日,世界首批短效口服避孕藥問世,並於1961年引入德國和奧地利。口服避孕藥的誕生不僅極大地改變了全世界女性的生活方式,更是推動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歐美性解放運動。女性消除了對於意外懷孕的擔憂,其健康權和自主權等方面得到極大提升。
然而在投入使用初期,避孕藥曾一度引發巨大爭議。政客擔憂社會道德敗壞的風險,思想保守的天主教會甚至要求禁止口服避孕藥。而在一些國家,口服避孕藥作爲處方藥使用,醫生甚至只能給已婚且“品行端正”的女性開具口服避孕藥。然而社會在進步,短效避孕藥風靡全球的潮流難以阻擋。除了有效避孕,避孕藥其他作用也功不可沒,例如調節月經、改善皮膚和髮質、緩解痛經等,這使很多沒有男朋友的女孩也成爲口服避孕藥的忠實“粉絲”。
不過隨着人們對口服避孕藥研究的逐漸深入,其副作用也開始得到重視,比如增加癌症和血栓風險、因激素水平改變而導致的抑鬱和性慾減退等,奧地利兩性諮詢專家尼可勒·席勒表示,服用短效避孕藥會降低女性在處理兩性關係時的直覺和判斷力,使女性找到最佳伴侶的可能性下降。因此她建議,人們選擇避孕方式應以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豐富的知識儲備爲前提。“重要的是不僅要知道每種避孕方式的作用原理,也要了解其他生理常識,如身體受孕過程、月經如何產生的等等,以此爲基礎做出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