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克振試飛IDF「拚死換數據」墜海 殉職後每架出廠都向他報到

伍克振爲了爭取數據,在快墜海前才彈射,不幸殉職。(圖/中華民國空軍

記者柯沛辰綜合報導

7月12日是試飛經國號戰機殉職的少將伍克振殉職30週年,總統英文、中華民國空軍先後發文緬懷,談到當年伍克振爲了找出戰機不明震顫的原因,投入試飛,結果空中遭遇尾翼解體、斷裂,仍堅持操控機體,爲飛航參數爭取時間,不幸殉職。最終,研發團隊透過這些寶貴數據,成功解決震顫現象,才讓IDF經國號戰機得以量產

蔡總統12日晚間在臉書表示,臺灣在1980年代展開新一代主力戰機研發,在美國技術轉移嚇,中華民國空軍展開了建軍史上最大規模的自制武器開發計劃代號「鷹揚計劃」,旨在研發音速主力戰機。

爲了研發這架主力戰機,空軍、空軍航發中心漢翔公司前身)和中科院,相繼投入了最頂尖人才。同時,也因爲這是一架超音速戰機,所以需要經驗最豐富、技巧最高超的飛官來擔任第一批試飛員

▲伍克振犧牲,爲經國號爭取到寶貴數據。(圖/中華民國空軍)

當時空軍官校54期畢業的伍克振上校奉命出任試飛組副組長,並在1991年7月12日親自駕駛編號10002的原型機,從臺中清泉崗基地起飛,進行低空高速安定性試飛,希望找出戰機在穿音速時,機體發生不明震顫現象的原因。

這是10002原型機第199次試飛,不料加速到一馬赫時,突然發生劇烈抖動,連右水平尾翼都解體、斷裂。不過,爲了爭取讀取飛航參數的時間,伍克振繼續勉力操控飛機,最終10002原型機墜入海面,而伍也在跳傘時不幸殉職。

事故發生後,伍克振副組長被追晉爲少將,也因爲他堅持到最後一刻的努力,讓研發團隊能根據戰機回傳的數據,在後續不斷嘗試改進,順利解決震顫現象。最終,IDF經國號戰機順利量產,投入到維護臺海和平行列中。

時至今日,漢翔公司沙鹿廠區門前,仍矗立着伍克振的銅像。每一架經國號戰機出廠時,都會先來到銅像前,讓伍克振少將檢視,向這位奉獻生命的試飛官致敬。

總統蔡英文表示,新式高教機「勇鷹」首飛典禮後,她也來到伍克振少將的銅像前,向伍少將獻花致敬,「沒有當年勇於駛向未知的前人,就沒有今日國機國造成果。」

蔡英文說,「這股不畏艱難、奮勇向前的精神,如今我們傳承下來了,也要一起向投入國機國造的團隊、日夜守衛空域的空軍弟兄姊妹們致謝。是因爲這麼多人的付出,和平與繁榮才因此成爲臺灣的日常。」

▼總統蔡英文向伍克振銅像獻花致意。(圖/總統蔡英文)

►按這訂閱Podcast《小編沒收工》每天給你熱門話題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