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賀銓:我國正處於數字經濟發展的新一輪機遇期
本報記者 李靜 北京報道
“數字經濟已經成爲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8月11日,在2023數字經濟領航者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當前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新一輪機遇期,5G、智能計算爲數字經濟創新開闢了新賽道,數字新基建和數實融合將培育多個萬億元規模的產業新藍海。
數字經濟可以分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其中數字產業包括製造業、服務業、應用業和數字要素驅動業。中國信通院發佈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3年)》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0.2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3%,已連續11年顯著高於同期GDP名義增速,數字經濟佔GDP比重相當於第二產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達到41.5%。其中,數字產業化規模與產業數字化規模分別達到9.2萬億元和41萬億元,佔數字經濟比重分別爲18.3%和81.7%,數字經濟的二八比例結構較爲穩定。
展望數字經濟未來的發展,鄔賀銓認爲圍繞5G、平臺經濟、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的產業都有可能會超過萬億規模。
如今已經是5G時代,中國到今年上半年擁有的5G基站已經將近300萬,佔全球基站比重是60%,5G用戶佔全網用戶是40%,佔全球5G用戶的60%。
“5G深入實施四年了,現在向5.5G去發展。通過這樣的改進,主要是解決5G的用戶體驗不夠,以及對產業支持不足的問題。5.5G的好處是可以不改變現有5G的架構,而在網上通過一些技術改進,提升5G現代網絡的效益。”鄔賀銓說道,國外公司的一項報告顯示,在去年年底,移動通信爲我國貢獻1.1萬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到2030年將爲我國的GDP貢獻1.3萬億美元。同時,移動通信行業在帶動就業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2022年移動通信爲中國直接創造就業崗位300萬個,間接貢獻300萬個。“當前5G用戶約6.7億人,在5G手機消費層面,按照每臺手機3000元計算,則會帶動2萬億元的手機消費。再疊加其他間接投入,移動通信業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
在平臺經濟領域,從全世界上市公司市值前十名的變遷可以看到以平臺經濟爲代表的新興技術公司正在成爲時代的主導。上個世紀90年代,全世界上市公司市值前十名主要是金融行業,進入21世紀之後,全世界上市公司市值前十名開始大量出現新興技術公司,例如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中國移動、臺積電等。
“其中谷歌、亞馬遜、臉書都是互聯網平臺公司,從市值和數字經濟增加值來看,平臺經濟是數字經濟最具活力的組織模式。”鄔賀銓指出,中國今年上半年GDP增長了5.5%,GDP增速裡面60%是服務業的貢獻。平臺實現的銷售增長了9倍,可見數字平臺經濟對消費的拉動有巨大的貢獻。此外,平臺經濟對就業也有很大貢獻,平臺企業直接創造了9000萬的崗位,涉及到靈活就業崗位可能超過2億。不過還需要看到的是,雖然中國平臺企業在全球來說是做得比較好的,但是跟美國比,還是有差距。全球市值達到100億美元以上平臺企業,美國佔比超過70%,中國佔比不到四分之一。
今年以來,以ChatGPT爲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持續霸屏,據測算,到2025年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大概爲1萬億元人民幣;當前,算力產業規模已突破1.8萬億元,按照每年30%的增速發展,整體產業規模屆時將遠超萬億元大關。
另外,工業互聯網和車聯網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自動駕駛、自動座艙、智能駕駛只是車聯網的一部分,此外還有網聯通信。車聯網的結構發展還會帶動出行服務業的發展,汽車的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鄔賀銓說道。
據IDC的預測,車聯網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1.5%,去年中國具備L2級智能駕駛的車大概銷售了700萬輛,同比增長45.9%。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車產銷378.8萬輛和3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42.4%和44.1%。
“車聯網是我國三大萬億級支柱產業技術融合創新的載體,行業深度融合的新型產業形態具有很強的產業帶動性。”鄔賀銓表示,“當前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新一輪機遇期,5G、智能計算爲數字經濟創新開闢了新賽道,數字新基建和數實融合培育了多個萬億產業規模的新藍海,而且國家建成透明和可預期的常態化監管機制,爲數字經濟的發展營造了一個更好的生態。”
(編輯:張靖超 校對 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