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房、無車、無導遊”,旅遊業資源荒真相是什麼?
旅遊業當下討論最多的話題,必然是“無房、無車、無導遊”的旅遊資源荒,供給端的乏力傳遞到需求端,造成供需嚴重失衡,影響遊客正常出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供需失衡不是局部地區的短期問題,而是在全國範圍內存在的長期矛盾。在“無房、無車、無導遊”的喧囂背後,我們好奇,旅遊業資源荒的核心原因是什麼?這一現狀還要持續多久?又是否有破解之道?
01引爆“無房、無車、無導遊”旅遊資源荒的直接原因,是旅遊業有效供給的大幅減少。酒店方面,2019年,國內共有酒店數量33.8萬家;疫情爆發後的2020年,國內酒店數量暴跌至27.6萬家,同比減少6.2萬家;2021年略有回升,達到29.3萬家;2022年勉強重回30萬家,達到31.3萬家,依然與疫情前有不小差距。酒店屬於重資產投入,即便2023年疫情結束,想要短時間內迅速增加酒店數量,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至少需要1-2年緩衝期,纔有可能讓國內酒店保有量穩定提升,恢復到2019年水準。旅遊用車方面,以旅遊大巴車行業爲例,和酒店業一樣,疫情迫使一大批旅遊用車企業倒閉,致使市場有效供給減少。即便疫情結束,旅遊大巴行業的復甦卻極爲緩慢。一方面,隨着高鐵遊、自駕遊、租車遊、小團遊等新旅遊方式出現,市場上對旅遊大巴的需求儘管始終存在,卻並非足夠急迫。另一方面,旅遊大巴投入成本高,回報週期長,旅遊大巴駕駛員要持A照上崗,門檻高,壓力大,薪資低。這種情況下,很多旅遊大巴駕駛員即便持照也不願重回行業,“有車無司機”的情況尤爲普遍。導遊方面,三年疫情迫使很多優秀導遊轉行他去,再加上導遊在旅遊行業一直處於生存鏈條底端,常年面臨薪酬低、保障難、壓力大等問題,一旦他們在其他行業穩定立足,基本就不會考慮再回歸。此外,疫情讓導遊資格考試時斷時續,新導遊補充速度過慢,造成導遊明顯短缺。02需要強調的是,上述直接原因更多是誘因,導致旅遊業供求不匹配的根本原因則是:旅遊資源分配不均。從宏觀視角看,國內旅遊資源供給整體上是相對充足的,也就是說,旅遊資源總量和市場總需求大體是吻合的。但是,旅遊供需關係是實時變動的,尤其在一些特定階段,這種供需矛盾會被快速放大,造成階段性或局部性的供需失衡,例如:政策性因素影響。去年底我國防疫政策全面放開,這一政策變化導致旅遊需求集中爆發,讓今年一季度旅遊淡季直接變成旅遊旺季。然而,需求端的爆發並未與供給端聯動。一方面,供給端還處在疫情期間的休眠狀態,另一方面,供給端臨時調配資源時間不足,造成供需嚴重失衡,價格飛漲。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前幾天頻繁衝上熱搜的黃山、泰山等知名景區,由於它們發佈門票優惠甚至免票措施,以求刺激旅遊經濟恢復,卻也導致短時間遊客蜂擁而至,遠超當地住宿、導遊、餐飲、交通等環節的接待量,甚至曝出一系列負面新聞。重大事件集中佔用資源。前不久,有一個朋友所在的城市旅遊大巴和酒店資源高度緊張,業內一片哀嚎,大呼“無房無車”。但我和朋友細聊之後發現,所謂旅遊資源緊張,主要源於當地彼時連續有幾個大型展會,短時間內對當地酒店和大巴車資源集中佔用,導致常規旅遊業務資源緊張。這種情況在國內很普遍,好在重大事件對旅遊資源的佔用是短期的、可控的。不過,這提醒旅遊從業者,要多考慮不確定性高的重大事件對產業鏈帶來的潛在影響,早做準備。新需求刺激新供給。疫情給旅遊業帶來的一大變革,就是遊客旅遊需求多元化和個性化,特別是當遊客對傳統跟團遊需求逐步轉向小包團、半包團、定製遊後,這一變化讓旅遊供給更加碎片化,無論是供給數量,還是供給質量,都提出更多要求。例如,原本一個傳統的50人跟團遊,基本旅遊資源配置是1輛大巴車,1個司機,1個導遊,25個雙標房+1間司陪房,1個大巴停車位就可以;而現在50人的跟團遊變成10個小包團遊,那就需要10輛商務車,10個司機,10個導遊,25雙標+10間司陪房,10個小車停車位。看似只是旅遊形式的小小變化,背後卻是旅遊資源十倍百倍的增加。網紅經濟下的旅遊資源不確定性。因燒烤而爆紅的淄博再典型不過,在3月份之前,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淄博會大紅大紫,當地又怎麼會在相關旅遊資源方面有充足準備?因此,時至今日,淄博人滿爲患、一房難求、一串難求,即便是政府出手快速調集大量資源救場,也很難滿足遊客需求。網紅經濟之下,旅遊目的地爆紅造成的資源緊缺幾乎要成爲常態,沒有人能準確預測一個旅遊目的地是否能成爲網紅,進而提前配置資源。這也同時造成“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淄博燒烤紅極一時,旅遊資源短缺,旁邊同樣有名的徐州燒烤,旅遊資源大把閒置,空有羨慕。03很多人迫切想知道,旅遊資源荒是否有破解的方法?旅遊資源緊缺的情況,並不是今年纔有,其實一直存在,只是今年格外凸顯。以長三角地區爲例,每到週末時,這一區域內的景區、酒店、交通、導遊都會緊張,而且這種資源緊張從三月開始,持續一整年,只不過此前這些業內的資源調配問題,很少被外界關注。只能說,過了今年“五一小長假”和暑期旺季之後,旅遊資源荒會相對緩解,供需矛盾緩和,但不會被根本性解決。而且,有些旅遊從業者遭遇到的恐怕並非真正的“資源荒”。儘管業內一片“無房、無車、無導遊”的呼聲,實際上,很多旅遊從業者不是真的找不到任何可用的旅遊資源,而是找不到“高性價比”的旅遊資源。舉個例子,原本合作的酒店價格是500元/間夜,如今價格上漲到800元/間夜,房間的確還是有,你要不要?如果要,你的成本大幅上升,所賺利潤減少;如果不要,你只能去找更具性價比的酒店資源。此時,這些旅遊從業者就開始忙忙碌碌的“找房、找車、找導遊”,營造出遭遇旅遊資源荒的現象,特別是從事低價遊業務的從業者。他們的產品原本就是利潤率極低,如果資源端價格飛漲,他們在不能提高售價(低價格是其唯一競爭力)的基礎上,只能選擇少賺甚至賠本經營。所以,“無房、無車、無導遊”的吶喊,他們最賣力。旅遊資源荒背後還存在一個業內難以根治的“商業誠信”問題。旅遊從業者高呼“無房、無車、無導遊”還有個難以啓齒的原因,就是被“放鴿子”放怕了。旅遊資源稀缺,資源方自然待價而沽,擇價高者而服務。原本導遊A答應旅行社B以400元/天的價格帶團,旅行社C此時願意以600元/天的價格挖導遊A過來給自己帶團,旅行社D乾脆嚮導遊A開出800元/天的超高價。這種情況下,導遊A大概率是會選擇旅行社D,甚至不惜跟旅行社B毀約,不顧商業誠信。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旅遊行業上下游之間“商業誠信”的脆弱暴露無疑,加劇了旅遊從業者對資源緊缺的恐慌。04站在旅遊從業者角度看,破解旅遊資源荒,最有效的破解之道是“資源控制與鎖定”,即不管淡旺季,亦或是經營好壞,你都有能夠控制或鎖定最需要的那部分資源的能力,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與資源方建立利益關係。通過投資、入股、參與經營等方式,與資源方產生強綁定。這也是爲什麼大型旅行社普遍都會不遺餘力在目的地通過投資、併購等方式,建立自己的資源鏈條的原因。再比如,旅遊業內流行的飛機包倉、遊輪切倉等玩法,也是通過提前鎖定緊俏資源,以從容應對市場變化的有效手段。不過,對於絕大多數旅遊從業者,這一點很難辦到,不是誰都有足夠的資本,能夠往上游資源端摻和一腳。我曾經思考,“預約制”是否能成爲緩解旅遊資源荒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間,景區實名制線上預約曾一度很好緩解了頭部景區資源緊張的問題。然而,單一的、孤立的“預約制”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在“預約制”基礎上還需要藉助數字化工具和數字化能力,通過產品、服務、渠道和流量的數字化,將價格日曆和實時庫存數字化,經營和管理數字化,橫向並聯和縱向串聯,從而實現資源合理分配。與此同時,在旅遊資源端應加強宏觀調控,從資源數量、質量、種類、配套等各方面進行統籌規劃。大平臺的流量壟斷也要高度關注,旅遊資源緊張,本質上也是流量引導的問題。長期來看,光靠旅遊市場的自我修復、自我調節、自我配給,這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政府層面有更多引導。很多人都說,旅遊從業者現在賺瘋了。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貌似供需兩旺,實則水漲船高。絕大多數旅遊從業者還在緩慢回血階段。以旅行社爲例,當利潤率不變,導遊價格漲了,用車價格漲了,住宿價格漲了,門票恢復原價了,在旅遊產品價格不可能出現大幅上漲的前提下,真的賺錢嗎?再比如酒店,重投入的酒店賺得是長期收益的錢,這幾個月的火熱,能填補多少此前的虧空?當我們認清了這些真相,纔會做出正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