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型」故我在 級距挑戰者Hyundai Kona試駕開箱《總集篇》
▲影片來源:Hyundai
記者遊鎧丞/桃園報導
綜觀臺灣車市,近期似乎可說是各家車廠卯起了勁,紛紛逐一叩關小型跨界SUV級距;不管是早先亮相的Nissan Kicks亦或是聲勢驚人的Lexus UX,無一不是竭盡全力拓展銷售版圖;這一點,對於多花了時間蓄力待進的Hyundai Kona更是如此;畢竟挾帶着北美開出紅盤的銷售氣勢,Kona後勁爲何?更讓人萬分期待。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在臺灣消費者向來「空間舒適>性能操駕」的消費取向下,本次以性能表現作爲搶攻標的的Kona能否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單就其88.9萬元起的「純進口價格」來說,或許能說原廠已盡力端出了相當誠意。
更甚者我實在不得不說,Kona這次的型實在是有帥氣到…。
▲挾帶着1.6L渦輪引擎以及四輪驅動配置,Kona日前也喊出88.9萬元起的在臺建議售價。(圖/記者遊鎧丞攝,以下同)
誠如前頭所言,本次Hyundai Kona在臺喊出了單一動力、雙車型88.9萬元、98.9萬元(雙色版加價1萬元)的建議售價;同時在原廠授意佈局,Kona產品則是定位在「運動化/個性化」兩大訴求下(詳見下表),刻意與Suzuki Vitara、Honda HR-V、馬自達CX-3等競品拉開差距的產品定位,也讓人深感其身爲「級距挑戰者」的野心所在。
我必須老實表態,單就本次試駕的Hyundai Kona極致雙色版而言,於內於外,他並不是一輛自甘爲「家庭承載用」的小型親民SUV,這並非抨擊Kona刻意揚棄了空間載運以及乘坐舒適度,只是在很多地方,Kona選擇了不隨波逐流,堅持自我格調的一條路。
光是就Kona長4,165mm、寬1,800mm、高1,565mm、軸距2,600mm(車重1,443公斤)的先天尺碼來看,你會發現在車格設定下,似乎也無法要求Kona多麼有容乃大。
▲跟同級競品比起來,車格尺碼未有明顯優勢的前提下,也訴說着Kona本次絕非主打「空間」表現,製表:ETtoday車雲。
但放眼望去,Kona着實在整體外觀設計上可說是佔盡優勢;它不像TOYOTA C-HR爲追求帥氣外觀,進而犧牲了後檔視野,也未若馬自達CX-3略顯保守的魂動語彙,它巧妙地挑起了年輕消費者對於時尚的新一項表態,造就出其遊走在都會街頭上,飽受注目禮的深厚本錢;這一點,拍攝過程中,屢有路人靠上前來一親芳澤的狀況就足以映證再三。
▲很久沒有在臺灣車市看到,車頭造型如Kona般吸睛的作品了。
我想,車頭造型絕對是本次Kona造型出衆的一大主因;先不論網柵式消光黑前氣壩的氣勢萬千,造型獨特的LED頭燈(附刀鋒式LED日行燈),搭配巧妙與霧燈、前輪拱連接一氣的鈦灰塑料護版,線條鮮明、銳利的各式折線,實則也讓Kona單就車頭而言,就足以彰顯出其屢獲國際設計大獎肯定的各項誘因。
▲大膽的實驗式筆觸,造就Kona絕不容錯認的獨有風格。
續往車側車尾走去,也可見Two-Tone懸浮化黑化車頂、運動化霧銀側下護板、鍍鉻飾條、採黑色護蓋設計的電動收折/加熱除霧後視鏡、18吋渦輪葉片式雙色輪圈(235/45 R18)等精緻部件;當你以爲設計團隊會就此收手之際,原廠又在車尾以LED尾燈(3D立體式光條設計)、分離式霧燈、倒車燈等設計爲衆人畫下一驚歎號;什麼是跨界?Kona就是跨界!
▲若要說近期在外觀設計上「跨界有餘」的作品,我想Kona絕對是名列前茅。
相較於外觀的別具新意,Kona在內裝格局下或許就顯得相對保守;但即便如此,原廠設計團隊仍在「Red-Line躍動感座艙」的最高指導原則下,透過紅色車縫線、紅色飾條(空調出風口、中控臺)、紅色安全帶等點綴,讓原本受限於深色色調的車室空間,多了幾分提點熱血氣息的本錢。
▲透過紅色元素的各式部件點綴,也讓Kona整體車室空間不顯如此死寂。
當然就整體配備面來說,舉凡運動化多功能皮質方向盤、單區恆溫空調、雙環式儀表板(中央附3.5吋LCD車輛資訊顯示幕)、8吋全綵多功能HUD擡頭顯示幕、8吋觸控式多媒體影音主機(附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手機無線充電裝置等一票洋洋灑灑的車用科技配備,Kona可說是一應俱全,造就出內外兼備的配備豐富度。
▲Kona各式車用科技一應俱全,HUD擡頭顯示幕也可因應駕駛坐姿進行角度上的調整。
至於在安全配備上,Kona本次也可說是誠意滿滿;先不論全車系標配的51.8%AHSS先進高剛性鋼材、6具安全輔助氣囊、ABS防鎖死煞車、ESC車道動態穩定系統這類已屬「基本款」的配備,本次Konda在極致版車型,更是首度在臺首度導入HSS(Hyundai Smart Sense)智慧安全科技。
該科技內建的上坡起步、陡坡緩降、前方主動煞停輔助、前方撞擊警示、車道偏離輔助、車道偏移警示、盲點偵測警示、車道變換警示、後方交通防撞警示、駕駛疲勞警示等多項功能,就足以讓Kona在安全防護表現有超越同級的精湛表現。
你可能會問:「那ACC主動車距維持巡航系統呢?」如果我說,全球Kona都沒有這項配備,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
▲對我這種不是很講究ACC巡航的人來說,Kona在安全配備編成上着實沒什麼可供挑剔的空間。
來到Kona本次蔚爲主打的性能表現,先就帳面規格來說,Kona採用1.6L渦輪增壓引擎(內建GDi缸內直噴技術、ISG引擎智慧啓閉系統),擁有177匹最大馬力、27.0公斤米峰值扭力的輸出表現,搭配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箱,可造就出13.4km/L平均測試油耗。
▲這具1.6L渦輪增壓引擎、7速自手排變速箱組合,也曾實用在早先登臺的Elantra Sport身上。
自集合地點出發至石門水庫的路上,我必須說Kona真的是一輛「很野」的跨界車款;先暫時不論Eco模式,光就Comfort以及Sport模式下,你就可以感受到Kona不知道是不是吃到Elantra Sport的口水,骨子裡總有些難以馴服的狂放動能;當然這不是意味着Kona有着猛爆十足的貼背快感,但在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加持下,你能感覺到檔位銜接綿密,毫無頓挫地接合起引擎輸出動能,造就出行雲流水的飽滿動力。
▲單就原廠提供的資料來看,也難怪Kona敢以「性能」作爲標的,強勢迎戰同級競品了,製表ETtoday車雲。
雖說少了換檔撥片,讓左右手空在那裡,總使人有些手足無措,但相較於一票使用CVT無段變速箱的同級競品,Kona要強打性能突破市場包圍,似乎不是言過其實;不過如果你真的覺得Kona「野」到讓乘客心臟難以負荷,那請乖乖地切換到Eco模式吧,它會乖一點,但真的「只有」一點…。
▲Kona的輸出表現,着實可說是技壓一票採用CVT無段變速箱的同級競品。
值得一提的是,Kona採用前麥花臣、後多連桿懸吊設定,但受限於強打「動態」的品牌策略所致,可想而知整體懸吊阻尼在調校下,自然較爲偏向硬朗、運動化;雖說在過彎時仍可維持相當程度的支撐性,側傾也未若想像中的明顯,但前後座都稍顯鮮明的碎震起伏,也讓Kona不僅性子野,脾氣也硬了一些。
▲Kona偏向運動化調性的懸吊設定,駕駛或許得多花些心思安撫乘客的情緒,要不自己要試着收斂些吧。
但讓人更爲驚豔的是,爲了跨界有理,Kona本次也導入了電子智慧型可變四輪驅動系統(附Lock鎖定)+即時動力監控系統;車輛可根據路況即時分配四輪動力,維持四輪抓地力以及車輛的動態循跡性,這一點額外的Bonus,似乎也讓外表光鮮亮麗的Kona,多了幾分輕越野的實力。
▲排檔座左右兩側,配有駕駛模式以及Lock鎖定兩項功能按鍵。
至於在乘坐空間表現上,Kona絕非一輛主打「有容乃大」的親民車款;稍嫌侷促的後座膝部空間,以及略微硬朗的座椅泡棉填充表現,都讓乘客必須多花些心思去尋覓乘坐時的甜蜜點;所幸頭部縱向空間還算是從容有餘,至少不會讓乘客感受到明顯的壓迫感。
但誠如先前所述,較爲明顯的車內碎震,以及時有而聞的胎噪及風切聲,也讓Kona在乘坐舒適度,就未若想像中的理想;但說真的,上述缺憾似乎都有辦法爲之克服,只是可能要花點錢就是了(換個胎、加個重低音音響之類的…。)
▲我到現在還是很難習慣,Kona頭枕略微「下壓」的角度設計。
打開後車廂,Kona已在既有的先天尺碼下,挪出了361公升的後座行李廂基本容積,同時在64分離座椅機能加持下,也讓駕駛與乘客得以運用更爲靈活的收納機能;作爲一輛小型跨界SUV來說,Kona仍有盡忠職守的一面,即便它外表狂放不羈了些…。
▲Kona行李廂收納機能尚屬中規中矩。
嚴格來說,到現在我還是覺得Kona仍是恰如其分的「級距挑戰者」;畢竟在一票主打空間機能的小型跨界SUV當中,Kona獨排衆議以亮眼的外觀及俐落的動態表現,打着「性能」標的正式挑戰消費者味蕾;以一輛百萬內,就能享有1.6L渦輪、四輪驅動的進口小型跨界SUV,Hyundai Kona能否承繼Elantra Sport亮麗的成績,吸引到年輕消費者爲之垂青?或許是一件值得觀察的事情。
▲最後再以一張Kona帥到不行的車頭做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