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怎樣的校外教育?

近年來,校外教育行業蓬勃發展,校外教育活動內容豐富多樣,滿足了學生的不同需求。但是,校外教育也存在着課堂教學傾向嚴重、內容傳統單一等問題。那麼,校外教育在轉型升級中該如何不斷地適應時代新需求,又應該如何調整教育模式?近日,人民網記者採訪了中國兒童中心師資培訓部處長高雲、廣東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發展促進會會長古方中國福利會少年宮校外教育研究發展部主任陳楊,講述在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需要怎樣的校外教育。

注重興趣培養 豐富生活世界

“校外教育是以美育體育科技教育等爲載體,具有豐富的興趣活動門類,爲孩子們提供多元化的自主選擇,幫助他們發現興趣和天賦所在。”高雲認爲,兒童的學習,往往從興趣出發,直接興趣可以轉化爲間接興趣,短暫興趣可以走向穩定志趣。校外教育不但豐富了孩子的生活世界,也會爲未來的社會提供多樣化人才。

同樣,古方也認爲,校外教育能有效的將教學內容和活動形式進行一體化設計,且校外教育多以藝術、體育與科技項目爲主導,有利於文化傳承。同時,校外教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興趣點多、教育理念多元化、教育模式多樣化,還可根據學生的喜好、個人需求選擇,學習效果明顯。

陳楊則表示,校外教育更具開放性、靈活性,不受統一課程標準束縛,有利於發展青少年興趣愛好,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更多滿足差異化、提高性的校外教育需求。“相對社會培訓機構而言,少年宮等校外教育單位不僅能在教育理念和教學質量方面發揮示範引領的作用,也以其公益普惠的性質,起到平抑培訓市場價格的作用。”

建設綜合課程 融化學科邊界

“校外教育興趣小組活動正在面臨着課程規範與活動創新的雙重任務,急需改變‘重技能素養、課堂化教學傾向嚴重、內容傳統單一、活動育人優勢減弱、有教學沒課程、有教師教研……’等突出問題。” 高雲說,“一方面,迫切需要提高教學活動管理的基本規範;另一方面,需要永葆活力持續創新,突顯校外教育的活動性、綜合性、開放性和文化性。規範和創新,是同步提升我們教育品質的兩個系統工程,兩者並重,任重道遠。”

在談到如何應對校外教育轉型升級的挑戰時,高雲表示,近幾年來,中國兒童中心努力對課程建設分層分類進行優化和轉型:一是致力於促進課程內涵的優化:“一科切入,多元融入”,建設綜合課程,完整育人。對於傳統專業項目進行課程內涵的拓展和實施途徑的多元,在課程建設中體現教學和活動的一體化設計。二是致力於促進課程形態的轉型:“多科融合”。着力研發和引進新的更具有活動性和綜合素養教育的項目,融化學科邊界。課程形態轉向主題教育和項目式研究,關注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引導。

古方認爲,校外教育面臨的普遍問題是財政經費撥款不足、場地使用效率低。陣地機構教育價值無法定位、教育優勢無法彰顯、發展方向不清晰,僅依靠培訓項目來維持生計。“只有將校內教育和校外教育統一納入當地政府政績的考覈項目,纔有可能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提升。”

“校外教育轉型應在教育的全面改革範圍內進行,隨着時代的發展,我國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校外教育需要在宏觀中尋求轉型升級空間,在弱化應試教育的基礎上找到一條符合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形成新時代的教育變革和進步。”古方認爲,學生的能力培養包含了社會能力、生存能力以及應變能力,想要把孩子培養成獨立人格思想者和社會建設的參與者,全社會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和支持。

以健康人格爲核心 調動學習興趣

“以健康人格爲核心的教育:應該體現現實性和超越性的統一。” 高雲說,我們既要面對現實,給孩子活在現實世界的生存技能,又要超越時代的侷限性,面向未來,給孩子終生受益的品格與應對未來人生問題的能力。

“校外教育能開闊學生的眼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追求的目標,體驗團隊力量和智慧。” 古方說,讓學生在探究過程發現最好的自己:敢想敢做、能做好、能解決問題,這將是思維方式與生活方式轉變的終極目標

“核心素養”育人目標的提出,爲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進一步思考和樹立自身辦學理念、教育目標、完善教育管理提供了新的契機。陳楊認爲,“核心素養”的培育,也必然以優質的課程爲載體。每一個興趣小組項目、每一個活動,都應該由教師自行開發和設計。各校外教育機構應該加強課程教學理論與技術的培訓,建立專門的課程管理組織,規範總體課程規劃。在各門課程的開發與實施過程中,練好課程這項最重要的教育“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