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體育老師是“愛迪生”
動畫片裡的“機器貓”有魔法口袋,能變出增強記憶的麪包、穿越時空的任意門。昆明市官渡區白漢場中心學校的“機器貓”畢首金有神奇雙手,可製作102種體育器材,每拿出一件,都獨一無二。作爲教師界的“愛迪生”,他用37年,爲農村小孩發明了11623件體育器材。
四個大人同穿木板鞋行走,你興許看過,16個小孩同穿木板鞋競速,你是否見過?形容現場就一個詞:地動山搖。
普通彈弓不過巴掌大,如果是60公斤重、一人高的“巨無霸”彈弓,想試麼?可以比射得遠或射得準,只要打中懸在球門框上的健身球,你就是“白漢場村花榮”。
用PVC管彎成呼啦圈,用小藥瓶和麻線合成跳繩,用廢籃球皮剪成圍棋子……出自畢老師手的體育器材,件件都附“說明書”:木頭排隊長腦袋——梅花樁;增高假腳人人愛——肘夾式高蹺;踢來踢去樂開懷——腳踢式陀螺;倒着爬樹多自在——爬杆……
1984年,畢首金來到白漢場村執教。彼時,這所簡陋的農村小學只有幾塊斷把的乒乓球板、破網的羽毛球拍,還有一個漏氣的皮球,娃娃們最大的樂趣是玩泥巴。嚴重匱乏的體育器材揪疼了畢首金的心。
很快,畢首金推出了第一種發明——板鞋,2人款、4人款迅速風靡,待16人款出爐時,借板鞋需要排隊了。之後,畢老師創作熱情高漲,相繼研發出皮製空竹、木製保齡球、帶鈴鐺聲的跳繩……直到現在,只要下課鈴響,孩子準保來找“機器貓”借玩具。“看着娃娃們課間10分鐘也在流汗,我高興!我要讓農村小孩人人愛玩、個個會玩。”
進入畢首金的工作間,像進入了軍營:跳繩捆綁的結都一樣大,幾十枚陀螺排成一字,棋子等小物件躺在收納罐中,櫃頂垂下的綠蘿蓋住了鐵釘。
細看畢老師做器材的原料:燒火棍、廢電線、破輪胎、塑料瓶、舊鐵絲、PVC管、木頭邊角料……只要經他搗鼓,這一件件冥頑的“廢品”都能擁有“靈魂”。孩子們每半年淘汰的籃球,在畢首金這可化身11種器材:按紋路剝開籃球的四片皮,能做四個健身球;球皮裝在板鞋上,能當鞋套;球皮剪成棋子,能當五子棋。
“以前孩子沒玩的,我只能動手做。現在,國家配置的體育器材越來越全、越來越多,我們早不用‘自力更生’了。可我爲什麼還要繼續做?就是因爲孩子喜歡,我能讓他們在鍛鍊上有多種選擇!”
器材會磨損消耗,寒暑假與週末成了畢首金縫補、漿洗、創作教具的時間。快退休的學校教師王金壽說:“畢首金堅持快40年了,爲孩子做器材這件事,已經讓他變得孤獨而強大,能廢寢忘食,放下功名,樂而不疲。”
藍天白雲下,畢首金開始上體育課。孩子們轉着PVC管呼啦圈,下着籃球皮五子棋,拉着最大的彈弓,穿着最長的板鞋……笑容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