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黑眼珠 作家七等生過世
國家文藝獎得主、作家七等生,日前過世。他用叛逆之筆寫苦悶心聲,爲臺灣文學史留下精采扉頁。(本報資料照片)
七等生小檔案
曾獲國家文藝獎的作家七等生於24日過世,享壽81歲。他在60年代末期以短篇小說《我愛黑眼珠》、《沙河悲歌》奠定文壇地位,以獨特的「散文體小說」聞名,作品普遍反映人性內在的掙扎衝突,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學獎。過世消息一出,震驚文壇。
沙河悲歌 獲金馬獎
作家季季表示,自己與七等生結識於1966年,他的性格十分堅持自我,對作品態度亦是如此,「我在人間副刊當編輯時,他連載《譚郎的書信》,部分段落寫到文壇作家,就有作家打來抗議。我請他不要寫得那麼直,他告訴我:『我只會用這樣的方式這樣寫。』」
季季表示,七等生善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處理小說人物與小說題材,長篇小說《沙河悲歌》則是她心目中的七等生代表作,「《沙河悲歌》描寫他的家鄉與哥哥,是七等生所有小說中少數寫實作品,使用許多獨特風格去敘述戰後臺灣的氛圍。」
《沙河悲歌》爲七等生於1976年推出的作品,曾改編爲同名電影,並得到第37屆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
本名爲劉武雄的七等生,出生於苗栗縣通霄鎮,爲家中十名子女的次子,自中學就開始在自己所編週報上署名「七等生」,畢業於臺北師範學院(現爲臺北教育大學)。
七等生自1962年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失業‧撲克‧炸魷魚〉後,再推出《我愛黑眼珠》、《僵局》等作品,更和作家陳映真及尉天驄等人創辦《文學季刊》,並在2003年宣佈封筆淡出文壇,今年5月曾透過親筆聲明控訴前衛出版社積欠多年版稅,讓許多文友再聽到七等生這個名字。
作家吳鈞堯表示,七等生作品中流露現代主義,啓蒙不少民國70及80年學子,小說結構與行文敘事上給年輕一代很大沖擊,激盪了保守年代,「那時還未進入資訊時代,但他已預見未來人們需要思索羣體與個體的意義。他善於書寫內心陰暗面、與社會格格不入又抽離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