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玉梅院士:有人說這個疫苗好,那個疫苗不好?別聽!
圖說: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接受記者採訪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左妍 攝(下同)
什麼時候打新冠疫苗最合適?別人都打了,我是不是可以不打了?面對這樣或那樣的疫苗困惑,今天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內接受了記者的採訪。聞玉梅院士說:“我認爲現在還是比較好的時期。因爲現在中國沒有疫情流行,國外疫苗接種覆蓋已經比較多了,這些國家可以開放了,我們也要開放,這個情況底下,我們免疫屏障比較低,人家的比較高,對我們來說就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中國人應該儘快把自己的保護做起來!”
聞玉梅院士,有些人認爲,別人打了疫苗,自己就可以不用打了。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別人打完了疫苗是別人保護了,你沒得到保護啊!一旦疫情來了,別人也許不感染了,但是你感染的可能性比別人大。所以,平常所說的羣體免疫,是隻發生了疫情後,大家都有免疫了,可以儘量抑制傳播,這是公共衛生的概念。”當然也不是打了疫苗後說完全不會感染。相對來說,打過疫苗後感染了,病症也更輕一點。“不會傳播,不等於不會感染。所以大家不要有僥倖心理,符合條件的還是要儘快去打。”
有人問,打完疫苗後,有消息稱保護期只有半年,真的如此嗎?聞玉梅院士表示,新冠病毒疫苗是新疫苗,研發出來的時間比較短,用在人體上的時間更短。目前通過抗體水平監測,大概是六個月以上。但抗體不是唯一衡量保護的指標,疫苗發揮作用過程中還有其他因素在發揮作用,所以後續需要對疫苗的持久性開展研究來確認它的保護期到底有多長時。但可以肯定是,抗體水平不完全等同於免疫力。“先打起來不吃虧,也不上當,至於後續要不要再打,國家肯定還會有後續的方案跟上,普通人不用太糾結。”
很多人關心,是否需要檢測新冠病毒抗體,來決定要不要接種新冠疫苗,或者在接種之後檢測接種效果?對此,新冠疫苗接種指南建議,在疫苗接種前無需開展新冠病毒核酸及抗體檢測;接種後也不建議常規檢測抗體作爲免疫成功與否的依據。
聞院士表示,市民接種之後,會擔心自己到底有沒有產生抗體,其實中和抗體是實驗室才能檢測的,方法不易推廣,如果每個人都要檢測的話工作量太大了。從目前疫苗臨牀研究結果可以看到,接種疫苗後大多數以上都能產生中和抗體,所以市民不用擔心。
“新冠病毒本身新出來的,我們對它的瞭解有限,這是事實。可是疫情已經席捲全球的情況底下,人類如何應對?應該根據具體情況採取具體措施。”聞玉梅院士說,疫苗的整體研究過程中,儘管速度較快,但並沒有省略任何步驟,所以還是安全有效的。
“有人說這個疫苗好,那個疫苗不好。別聽!至少我們現在打的滅活疫苗其製作手段都是一樣的,都是安全的。”聞玉梅院士說,新冠病毒是新事物,疫苗也是新事物,目前並不能明確說哪種更好一點。比如大家都關心的mRNA疫苗,是非常先進的一種技術,也是因爲這次疫情爆發後,國際上才批准可以研發並使用的。但是不管是哪種疫苗,都用於應對新的病毒。“到底哪一個最好,或者都很好,要經過若干年的研究纔可以有確信。所以現在不要輕信這些說法,打就對了!”
國外爲什麼先給老人打?我國爲什麼先給年輕人打?聞院士說,因爲中國疫情沒有流行,不像外國,老年人病死率高,所以迫切要讓老年人優先接種。我國的疫苗接種策略,是先給重點人羣打,再逐步過渡到其他羣體。“中國人不要老懷疑我們怎麼跟外國人不一樣?每個國家的策略不一樣。在我國,一般打疫苗都是從成年人開始,再到老年人,以後還會到未成年人。”聞院士還說,她本人也密切關注疫苗的推進,“什麼時候75歲以上可以打了,我也要趕緊打起來,不然你們都有保護了,我不是危險了嗎?”
不過,聞院士也說,目前確實有些人是不適合打疫苗的,要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來決定。健康人羣別猶豫,如果有惡性腫瘤、嚴重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或處於疾病發作期的,都應當暫緩接種。聞院士同時表示,大家也不要因爲有病毒有變異而對疫苗失去信心。目前尚未有明顯的證據證明這種變異病毒對疫苗有影響,而科學界、企業也都正在密切關注疫苗變異的動態,並給出應對的措施。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