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香蕉跌到怕 農委會在幹嘛?吳芳銘痛批:只會一招

全臺香蕉產地價格崩跌,前高雄市農業局吳芳銘痛批,政府只有補助去化一招,沒有其他有力作爲。(資料照片 林和生攝)

最近萊豬進口政策受到關注,但鳳梨文旦、香蕉、蒜頭價格陸續失衡,卻不見政府有力作爲。前高雄市農業局吳芳銘今(18)日痛批,市場價格便崩跌,農民哀嚎,農委會只有去化收購這招,他用一句話「旺不起來、苦旦人生穩操勝蒜蕉頭爛額」,來形容今年農產失衡的慘不忍睹。

前高雄市農業局吳芳銘今投書媒體並在臉書上表示,歷史總是一再重演農產品供銷失衡,而政府束手無策。只要氣候平順作物豐收,市場價格便崩跌,農民哀嚎,政府忙着補助收購去化,這套戲路,未曾變過。

他回想,如今場景和二年前相似。農委會當時在面對大蒜、鳳梨和香蕉等農產品價格一路崩盤後,在行政院會上「補破網」提出預警機制及因應作法,提出八大策略,針對鳳梨、火龍果、香蕉、大蒜等作物,以外銷加工及直銷各一成爲三箭齊發目標,調節供應量及價格。

吳芳銘質疑,當年的網補好了嗎?今年三月去化鳳梨、八月收購文旦、九月蒜頭天價,加上現在香蕉價崩,「旺不起來、苦旦人生、穩操勝蒜和蕉頭爛額」,形成今年慘不忍睹的一道農產失衡風景線

以香蕉的問題爲例,吳芳銘認爲,質量纔是永恆的主題。臺灣從「香蕉王國」一路敗北失守日本市場,及無法開拓中國大陸市場,不是沒有原因。除了品質不穩定和提供次級品傷及信譽外,開放自由貿易的自己人打自己人,臺灣貿易商的「網路互打」,把王國拱手讓人遑論諸如菲律賓厄瓜多哥倫比亞印尼等國訂單生產管理、規模化生產、機具協助運送,及冷鏈體系,更具競爭力

吳芳銘感嘆,臺灣早失去國際競爭力,經年問題未解:小面積耕種的高成本、數十年不變的人工「一肩」搬運,造成「皮衣」多擦、壓傷、大小尺寸成熟度不一、沒有溫控冷鏈的集貨場、裝卸貨碼頭和冷鏈物流系統基礎設備,以及非自動化的傳統人力包裝等,都影響品質、價格和競爭力。

對於政府的補助和去化作法,吳芳銘認爲,「只是救急抗生素消炎藥,並非萬靈丹,無助於解決根本問題,吃多了體質更差,也會把老本吃掉,不可不慎。」

吳芳銘最後回顧,二年前提出的八大策略未具體落實,外銷、加工和直銷各一成的三箭成斷箭,破網都尚未補好補滿,競爭力、產業化升級都是奢想空包彈。香蕉困境,只是冰山一角,如何地「幫蕉」,才能給自以爲豪的「水果王國」相稱的榮耀,農民還在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