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音樂而戰 馬林斯基之日 指揮大帝來了 葛濟夫率大軍抵臺

葛濟夫(圖,陳仁萱攝)。

指揮大帝葛濟夫抵臺,率領百人大軍馬林斯基劇院管弦樂團一天兩場音樂會,活力無窮。葛濟夫表示,音樂是他活力的泉源,「華格納的音樂是將軍,我們只是他的士兵,爲他而戰。」

昨天是臺北國家音樂廳的「馬林斯基之日」,從下午到晚上,來自俄國的馬林斯基劇院管弦樂團一連演出兩場截然不同的音樂會,下午與柴賽大提琴獎得主尤尼采合作蕭斯塔科維契《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晚上是華格納《指環》前夕《萊茵黃金歌劇音樂會,中間還安排輔大音樂系教授羅基敏的歌劇導聆,讓樂迷大呼過癮

華格納《指環》成就了一個古典音樂時代,華格納歷時26年完成這部16小時作品,《萊茵的黃金》是第一部,其他是《女武神》、《齊格飛》以及《諸神的黃昏》,劇情緊湊,結構相當完整。

葛濟夫表示,華格納的音樂編制龐大,對於樂團的訓練跟提升非常有用,「在音樂的領域裡,作曲家纔是靈魂音樂家們爲他們工作,如果真要說我的能量源自於何,就是來自這些音樂。」

一天兩場 不喊累

葛濟夫不到30歲就第一次指揮華格納歌劇《羅恩格林》,「在那之後,我知道我的音樂生涯進階了,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帶着樂迷一起進步。」1988年葛濟夫被任命爲馬林斯基歌劇院總監,就展開一系列音樂提升計劃,「那時候演出普羅高菲夫全套,穆索斯基,到華格納歌劇等,也爲日本市場準備了一系列莫札特,現在當我們演奏普羅高菲夫的音樂時,樂迷完全可以接受。」葛濟夫說,當樂迷進步,樂團一定要更再往前一步,「我可以很自豪地說,現在的聖彼得堡就是一個華格納城市。」

除了提升樂團演出水準,葛濟夫也爲年輕音樂家創造平臺,昨晚擔任演唱的14位聲樂家都是一時之選,「雖然臺灣樂迷不認識他們,但我點名的我保證。」葛濟夫說,這些很多都是從年輕時就開始培養,是最好的華格納歌手之一,也爲「馬林斯基之日」畫下完美句點

愛臺灣 明年再來

樂團已經在日本和中國展開近3周的演出行程,而臺灣是這趟巡演的尾聲,「一天兩場音樂會,對樂團來說不算過於艱難,這次我們帶出門的演出節目包括歌劇、芭蕾舞劇以及音樂會,可以讓觀衆感受我們對音樂的看法。」葛濟夫認爲,臺灣觀衆熱情而且相當投入,「我喜歡來臺灣演出,希望明年有機會帶全套歌劇來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