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戲劇張力改造 須承擔風險」
戲劇和文學可以以「虛構」爲名,醜化和扭曲歷史人物嗎?就連武俠大師金庸,也因在擺明是「虛構」的武俠經典「神鵰俠侶」中醜化了歷史上真有其人的「尹志平」,遭受尹家後人的抗議,最終金庸在新修版中將尹志平改名並修改劇情。
曾創作歷史小說的小說家甘耀明表示,他尊重「聽海涌」創作團隊爲了「戲劇的張力」而改動「真有所本」的歷史角色,但以歷史爲背景的創作者也必須理解並承擔「藝術性超過現實」帶來的風險。
小說和戲劇將歷史人物醜化,最後顛覆了歷史人物的歷史形象,例子屢見不鮮。
如被「三國演義」描述爲奸雄的曹操,不少研究者指出他其實是才智與品德不輸諸葛亮的英雄人物。電影「投名狀」中李連杰扮演影射奪義兄妻子遭刺殺的兩江總督馬新貽,歷史考證根本無奪妻之事,推測是當時的政敵透過戲曲「刺馬」醜化馬新貽形象,透過戲劇的渲染力,百年後世人仍認爲馬新貽是小人。
金庸曾爲尹志平改名
歷史和戲劇之間的道德議題,金庸可做爲典範。「神鵰俠侶」多次搬上大小銀幕,劇中污辱了女主角小龍女的全真教道士尹志平,歷史上真有其人,多年來金庸頻遭尹家後人與道教抗議。雖然大家都知道武俠小說肯定是虛構,但金庸最終還是大筆一揮,將尹志平改名爲「甄志丙」,劇情也做了調整,不給讀者「對號入座」的機會。
「聽海涌」身爲時代劇,上檔前宣傳稱做了紮實的歷史研究、強調劇中人物「真有所本」,上檔後卻讓提供史料的研究者發現醜化了他花心思研究的歷史人物。而相對於少人閱讀的歷史文獻,傳播力更廣泛的戲劇和小說往往會改變真實人物在公衆眼中的形象,「虛構」比歷史更有影響力。
「歷史和小說/創作是兩條線,有時平行,有時連結。」甘耀明表示,他寫到有根據的歷史人物時,不但劇情和姓名完全虛構,也不會強調「真有所本」,避免讀者對號入座。當創作者將「真有所本」的歷史人物改寫成劇中人物時,若爲了戲劇的張力做大幅度變動,就必須有勇氣去承擔風險。
避讓讀者有曖昧聯想
曾寫作歷史小說、也擔任歷史小說評審的李敏勇指出,臺灣的時代劇和歷史小說一樣,常常強調對歷史有所本,但劇情和細節卻又不忠於史實,讓讀者產生曖昧的聯想,有太多「應注意而未注意」之處。他認爲,如果創作團隊強調「真有所本」卻又肆意改造,就必須有承擔責任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