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二孩政策放開 生育率反而連年走低?
近期,“放開三胎”“全面放開二孩後生育率反降”“老齡化問題嚴重”等有關生育和老齡化的熱烈討論接連不斷。生育率和放開生育之間的關係,老齡化問題能否依靠提高生育率解決成爲了生育話題的討論焦點。
爲此,中國新聞週刊專訪人口學家、前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樑中堂。樑中堂介紹,生育率是經濟社會進步的結果,生育會日漸成爲人們的自主選擇,很難通過政策或宣傳導向來改變人們的生育觀念。
樑中堂表示,老齡化問題不能依靠提高生育率來解決。老齡化作爲社會發展的結果,需要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需要關注農村羣體老齡化的問題,而此次人口普查的結果將作爲我國未來老齡化問題解決的重要依據。
“承擔老齡化的後果”
中國新聞週刊:你怎麼看最近有專家提到全面放開二孩未引發生育高峰?
樑中堂:有一撥人對中央普遍二孩以後的這些政策有一種誤解。他們認爲從單獨二孩到普遍二孩是爲應對老齡化的緊急考量。實際上不是這樣,其實是國家意識到計劃生育走入了一個誤區,這些(政策)是對計劃生育政策的放棄。但是有些人,還在過去幾十年國家主導的計劃生育的宣傳思想意識形態中沒有走出來。
機構改革把國家衛計委改爲衛健委,計劃生育這個關鍵詞已經沒了,意味着我們國家機關已經沒有計劃生育的職能了。存在生育率持續下降是因爲我們國家的經濟生產生活,從以家庭爲單位進行,對勞動力有一定追求,到現在人們大多已走入城市,在市場經濟體系中改變了從前的單一生產模式。
中國新聞週刊:爲什麼二孩政策放開,生育率反而連年走低?
樑中堂:這個主要是我們經濟社會的發展造成的。現在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的生產生活都已經不適宜生那麼多的孩子。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生孩子,這是由社會多元化造成的,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早在放開(二孩)之前我就說過,中國的老百姓早已經不願意生孩子了,還在那兒喊害怕放開普遍二孩之後會有生育高潮,我說那你就等着看吧。
中國新聞週刊:現在生育率的下降是處於正常程度嗎?從數據看降得還是很厲害的。
樑中堂:這個過程確實比西方的那個過程來得更猛烈些,基本上從趨勢講還是一個正常的東西。
中國新聞週刊:你怎麼看老齡化的問題?
樑中堂:西方國家的(老齡化)來了之後是被當做一個很嚴峻的事去應對的,但我們這來得很突然,總體上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公衆,都還處於被動應對中。比如上海的老齡化,從數據看老齡化問題很嚴重,但是外來勞動力大大解決了這個問題。嚴重的是哪兒呢?農村。本來剩餘的孩子就少,到了勞動年齡外出務工,村裡剩下了很多孤寡老人,他們在承擔老齡化的後果。
生育率或接近日韓
中國新聞週刊:現在有一種論調,說要靠大力提高生育率,用新增人口來解決老齡化的問題,你怎麼看?
樑中堂:這還是在計劃生育那個維度沒有走出來,生育率不是你提倡就可以提高的,也不是過去計劃生育就可以解決的。
生育率是一個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人類走到這個階段,壽命越來越長,人類要怎麼以這種狀態去度過,這是人們正在嘗試做的事。按照現在的社會發展形態,這是正常的。
這種論調其實是在放空炮。近年來我們生育率下降,勞動力不足,但是科技和互聯網的發展解決了多少勞動力問題,無論什麼時候供需都是存在矛盾的,能解決的。
中國新聞週刊:你怎麼看一些專家呼籲生二胎、三胎來提高生育率?
樑中堂:管婦女生孩子是很丟人的。政策現在已經不提這個了,但是一些人拐不過這個彎,還在喊話,這是一個過渡階段的狀態吧。
中國新聞週刊:你怎麼看現在年輕人生育意願降低?
樑中堂:這是生活方式改變的結果。人做選擇,需要有推動他做選擇的理由和依據,(不願生)根本上不是養活得起養活不起的問題,而是他們要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生活。這是社會進步多元化的一種體現,只是現在人們還不適應這種多元化,還在用原來單一的生命狀態來要求、匹配。
中國新聞週刊:目前我國的生育率具體處於什麼水平?
樑中堂:目前我國生育率水平有多高,其實是說不清楚的。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人口總數到底有多少。此前計劃生育的超生,形成瞞報漏報的機制,所以這個生育率究竟有多高,說不清楚。但是總趨勢是持續下降的,現在我們和日本、韓國應該差不多,反正應該是一個很低很低的狀態,甚至比他們還低也不奇怪,一是因爲他們沒有管控人口的階段,二是因爲我們進入更高發展階段,比他們更快,所以下降過程比他們快也不奇怪。主要看這一次人口普查吧,這也是我們獲得實際人口數據的過程。
中國新聞週刊:你怎麼看生育和生存?
樑中堂:人類其實就是一直在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尋找應對方法。需要完成工作,纔有收入,才能支付一日三餐,有個安安穩穩的地方睡覺。老齡化也是這樣的問題,當它出現,人們就解決它。就像勞動力短缺,機器人就出現了,資源不公,一個新的經濟形勢就出現了。人要積極地去應對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