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孩子,他們把學校打造成“第二個家”

鄒發文是德琳高一的學生家長,學校家委會副會長、“愛心驛站”創始人之一,也是喊出“一人進德琳,全家德琳人”口號的人。

熟悉深圳教育的人會看出這句話與“一人讀深中,全家深中人”的相似之處。鄒發文坦率地笑笑:“確實是借鑑深中的。我兒子就是深中畢業的!”

兒子讀深中,女兒讀德琳,雖然兩所學校的服務對象和影響力有一定的差別,但在鄒發文眼中,兩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孩子們所選擇的學校,也都是最適合、最好的去處。

兒子從小就是學霸,目標明確,自律性強。他把大學當作高中一樣緊張有序又快樂地體驗着,本科畢業又考上香港科技大學金融數學專業。

女兒的自主性相對不足,去年中考雖有不少公辦普高可以選擇,但鄒發文果斷爲她選擇了德琳學校。“與其上一所一般的公辦高中,不如花點錢去一所高品質、有情懷的私立學校。”

鄒發文來深打拼多年,事業小有所成。但他更爲人知的身份不是“鄒總”,而是“鄒會長”。這是因爲他實在太熱心教育了!孩子在哪讀書,他就三天兩頭往哪裡跑,自然而然就成爲班級、年級乃至學校家委會裡的主要骨幹。從蘭陵學校、深圳中學到德琳高中,都是如此。

鄒發文對德琳的初步認知,來自於在這裡上班的生活老師、校醫朋友,“他們讓我覺得這是一所有情懷的學校。”去年女兒中考後,經過一番實地考察,尤其是聽過學校創始人和馬新禮、張輝兩位校長的演講後,他們被徹底“折服”了。

“這所學校把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校長常說,這是一所沒有秘密的學校,家長可以走進學校每一個角落,瞭解學校的方方面面。”

另一個讓鄒發文心服口服的,是學校的管理“嚴格而有溫度”。

“德琳對那些目標不明確、信心不足、不夠自律的孩子更爲關注、更有方法。”他舉例說,學校的宿舍管理很嚴格,每個孩子都有相應的分工。他女兒負責監督同學們鞋子的擺放。在學校的嚴格管理下,女兒入讀不到一年,學習、生活習慣有了很大改善,爲人處世的能力也提升不少。

“這是一所管理很嚴格的學校!”幾乎所有德琳的學生、家長都會這樣評價。但同時他們並不覺得壓抑,更不會排斥這種嚴格。相反,大多數人認爲這樣的管理模式對於學生的成長是有利的。

而爲這種“嚴格”打上溫暖底色的,是學校的愛與賞識教育。“教書講究專業,而育人講究的是技巧和溫度。德琳的管理很嚴格,但又不是硬梆梆的。既有原則,也人性化。”在鄒發文看來,德琳的校領導濃厚的情懷本身就是學校的特色之一。比如張輝校長就很受學生歡迎。孩子們樂於向他傾訴,有什麼問題也會隨時找他溝通。“在這樣的氛圍下,德琳的孩子普遍陽光、健康、向上、有愛。”

如果說,去年在有不少公辦高中可以選擇的情況下仍然選擇德琳,是鄒發文的一種智慧;那麼,三年前將女兒送進剛剛創辦的德琳高中,對朱小蓉來說,更多是一種勇氣。

這同樣是一位對教育有獨到見解和清晰需求的家長。陪伴孩子從小到大,她一直認爲學習成績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身體、心理健康。另外,家長、教師要重身教、輕言教,以身作則涵養孩子的愛心、同理心。

朱小蓉的女兒郭家宜同學從小在寶安的民辦學校就讀,成績不算拔尖,但興趣愛好廣泛,待人熱情,也很受同學、老師喜愛。

中考後,母女倆看了很多學校,但都不是特別滿意。“我們一走進德琳的校園,就有一種親切感。當時就下定決心:就這裡了!”

雖然當時的德琳高中還是一張白紙,但朱小蓉並不認爲“第一個吃螃蟹”就有風險。

“首先德琳高中的創校團隊很有經驗,並不是從零開始。其次,學校提倡的賞識教育是我非常認可的。我相信這樣的學校不會差!”

後來孩子的發展,也完全符合甚至超過了朱小蓉的期待。作爲創校生,女兒一進校園就被老師慧眼識珠,推薦擔任一場重大活動的主持。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現已成爲全校各種活動的金牌主持,同時她還是學校廣播站站長。

開朗、積極、有愛,懂得感恩與換位思考,這是朱小蓉對孩子最爲滿意的地方。在她看來,這些寶貴品質源於德琳高中一直強調並踐行的賞識教育。“這是一所有愛的學校。校領導和老師們善於用賞識的眼光,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亮點。”

朱小蓉舉例說,孩子們的生活老師姓孫,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她爲“孫媽媽”。食堂的飯菜在學生的建議下不斷豐富優化並大受歡迎。“小孩跟我說,這裡的伙食比家裡還好。這樣的學校,我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辦學三年來,德琳高中像鄒發文、朱小蓉這樣的“鐵粉”越來越多。他們不僅口口相傳,極大提升了學校的口碑,更身體力行,成爲推動學校發展的重要力量。

去年,在家委會的建議下,德琳高中“愛心驛站”正式成立。學校不僅專門配備一間辦公室和各種辦公傢俱,還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物資:一次性用品、應急藥品、辦公文具、值班馬甲和臨時物資等應有盡有。

走進“愛心驛站”,你會發現掛在牆上的“一人進德琳,全家德琳人”絕非口號。小小的辦公室裡,有清晰的工作流程圖、值班工作指引。整齊排列的文件夾裡,存放着通知通告、工作方案、會議紀要、值班工作日誌、簽到簽退表等各種文件。

當然,爲了吸引更多學生來“蹭吃蹭喝”,這裡還有家長們源源不斷供應的水果和糕點。

“陪伴,反饋,改變,進步”,這是愛心驛站的工作宗旨。“我一直有一個觀點,孩子有病,家長吃藥。”鄒發文說,改變孩子首先得從改變父母開始。愛心驛站自去年成立以來,組織了各種各樣線上、線下活動,其目的,就是改善親子關係、家校關係。

“時至今日,我們可以自豪地說,超過90%帶着壓力走進來的孩子,最終會開開心心地走出去。”

而讓學校家委會會長朱小蓉欣慰的是,愛心驛站的義務值班報名從來都是那麼火爆,根本不用擔心無人值守的問題。

首次到校值班的高一學生家長庭女士告訴我們,家長報名確實很踊躍,她也是等了一段時間纔有這個機會。“雖然我不是專業的教育者,但也想盡自己所能爲孩子們做點事。”

據介紹,愛心驛站值班家長的工作,包括巡視食堂、宿舍、教室、圖書館,協助學校做好各種服務、溝通工作等。當然,最爲重要的是傾聽學生的合理意見及建議並及時記錄。

在談及學校特色和亮點的時候,學生別雨欣就特別提到這個愛心驛站。雖然她沒有到驛站接受過服務,但知道自己的爸爸參與過這裡的工作。“我覺得他到愛心驛站值班後,更加了解學校和同學們的情況。我們之間的交流也更加順暢了。”

事實上,除了到愛心驛站值班,德琳的家長們在其方面也都參與了學校工作。比如,在學校家委會的框架之下,還有知心組、公交組、膳食組等等家長義工隊伍。這些組織就像一個個杆槓,撬動更多資源與活力,也推動學校更快更好地發展。

有人說,好的教育就是一種好的關係。以此爲標準,德琳高中無疑是許多人眼中的好學校。

而即便是以最客觀的標準來衡量,這所新高中的教育教學質量也可圈可點。首屆高三在“深一模”考試中成績突出,位列龍崗區公民辦高中第一方陣。

現距離學校首屆高考還有一個來月時間,德琳的學生、老師與家長們都摩拳擦掌,他們對於首戰告捷信心滿滿。

但話又說回來,即便考場上的發揮有失常,對很多學生來說,在德琳三年的歷練與成長,就已經是最富有的內涵與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