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爲什麼沒有利用“四代亂政”的天賜良機徹底打垮秦國?
本鬼在前文《差點讓秦國在戰國前期消失的“四代亂政”是什麼歷史事件?》中提到,秦國在秦厲共公去世後爆發了長達近六十年的“四代亂政”,國力大衰。更要命的是,秦國的“四代亂政”正好與魏國的“李悝變法”同時,魏國準備利用利用“四代亂政”的天賜良機徹底打垮秦國。
如果能夠利用“四代亂政”徹底打垮秦國,那麼魏國大概率統一天下。然而我們今天知道,魏國沒有利用“四代亂政”的天賜良機徹底打垮秦國,反倒是走出“四代亂政”的秦國統一天下。那麼魏國爲什麼沒有利用“四代亂政”的天賜良機徹底打垮秦國呢?本鬼接下來說說一家之言。
根據史料記載,利用秦國“四代亂政”大舉西進的魏國君主就是魏國第一代君主兼唯一雄主——魏文侯。但正因爲是魏國第一代君主,所以魏文侯掌權後花了幾十年的時間處理“三家分晉”的遺留問題(比如領地交換)和推動變法,這導致魏文侯錯過了“四代亂政”的混亂時期。
等到魏文侯開始大舉西進的時候,“四代亂政”進入到了相對平穩的秦簡公和秦後惠公時期。正因如此,魏國對秦國的攻勢雖然頗爲順利,但並沒有一舉擊潰秦國。魏文侯意識到對秦國的兼併是一場“持久戰”,便任命“兵家亞聖”吳起爲攻秦主將,全權負責對秦國的戰爭和兼併。
魏國在魏文侯和吳起的主持下對秦國展開了長達幾十年的兼併,步步爲營,成果頗豐,連戰略要地函谷關都被魏國佔領。不過魏國對秦國的大勝引起了東方諸侯的警惕,魏文侯不得不分出力量對付東方諸侯。於是魏文侯的對秦攻勢有所減弱,但魏國的戰略重心依然是向西。
周安王六年(396年),魏文侯去世。繼位的魏武侯開始戰略重心轉爲,標誌有兩個:第一,周安王十三年(前389年),吳起取得了“陰晉之戰”的大勝,但這場戰爭是秦攻魏守,雙方的戰略地位開始互換;第二,周安王十五年(前387年),吳起出現在對齊國的戰場上。
周安王十五年(前387年),吳起因爲魏武侯的猜忌而逃離魏國。隨着吳起的離去,魏國對秦國的進攻戰略基本停止,魏武侯將魏國的對外戰略轉變爲向東爭霸,向西防禦。吳起逃離魏國的那年正是秦國的“四代亂政”發展到了最激烈的秦出公元年,魏國完全沒有趁機而入。
周安王十七年(前385年),秦獻公回國推翻了秦出公,秦國的“四代亂政”結束。隨着秦國的“四代亂政”結束,魏國永遠失去了徹底打垮秦國的歷史機遇。當商鞅從魏國走進秦國的時候,魏國的喪鐘敲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