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貽芳獲"未來科學大獎",笑稱建對撞機遠遠不夠
(原標題:王貽芳獲百萬美元“未來科學大獎”,笑稱建對撞機遠遠不夠)
相關精彩內容:
王貽芳:巨型對撞機若再不建30年內就沒好機會了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張唯
2019年9月7日下午14時許,第四屆“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王貽芳、陸錦標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爲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
獲獎評語:實驗發現第三種中微子震盪模式,爲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研究,特別是解釋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不對稱性提供了可能。
王貽芳,1963年2月20日出生於江蘇南京,實驗高能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
陸錦標,1983年9月博士畢業,現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主要社會兼職有:美國能源部高能物理基金與中國臺灣“國立”科學理事會基金評估專家,美國物理學會會士,美國費米國家實驗室HyperCP實驗發言人,中國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美方召集人等。
毛淑德在新聞發佈會現場與王貽芳進行了現場連線。
王貽芳表示,很激動,感謝未來科學大獎的肯定,“高能物理是一個非常基礎的研究。你們的獎勵應該說是對基礎科學研究的肯定,是對三百多名科學家多年工作的肯定”。
王貽芳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大型對撞機的建設項目,希望藉此推動中國高能物理的發展。該項目也曾招致楊振寧的公開質疑。毛淑德調侃道,大獎的經費是否夠大型對撞機項目啓動?王貽芳笑稱遠遠不夠。
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世界級民間科學大獎,由未來論壇於2016年創立,下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未來科學大獎每年在中國北京舉辦頒獎典禮,對爲全人類做出重大科研成果的科學家予以表彰。頒獎典禮同期舉行的科學峰會,旨在邀請全球範圍內卓有建樹的科學家,分享科學發展的前沿成果,探討學科交叉與學術創新,推進科學主導的產業應用,是唯一在中國舉辦的高端多領域國際性科學會議。
上一年度,摘得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的是馬大爲、馮小明、周其林,表彰他們在發明新催化劑和新反應方面的創造性貢獻,爲合成有機分子,特別是藥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徑;“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得主是林本堅,獎勵他開拓浸潤式微影系統方法,持續擴展納米級集成電路製造,將摩爾定律延伸多代;“生命科學獎”授予李家洋、袁隆平、張啓發,獎勵他們系統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狀的分子機制和採用新技術選育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中的開創性貢獻。
附: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成員
鮑哲南 斯坦福大學可穿戴電子中心創始人和主任、美國工程院院士
董欣年 美國霍華德休斯研究員、美國科學院院士
何川 芝加哥大學講座講授、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季向東 李政道研究所資深學者、上海交通大學鴻文講席教授
李飛飛 美國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終身教授、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谷歌雲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首席科學家
勵建書 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凱 普林斯頓大學講席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
劉勇軍 賽諾菲集團全球研究部總裁
駱利羣 斯坦福大學文理學院講席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
毛淑德 清華大學天體物理中心主任
饒毅 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
舒其望 美國布朗大學應用數學講席教授
王曉東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美國科學院院士
文小剛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格林講席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
夏志宏 南方科技大學講座教授、美國西北大學講席教授
薛其坤 清華大學副校長、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
楊培東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材料化學與工程系雙聘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
餘金權 美國Scripps研究所化學系教授
張懋中 臺灣新竹交通大學校長、美國工程院院士
張壽武 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莊小威 哈佛大學David B. Arnold 科學教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生命科學獎捐贈人
丁健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
李彥宏 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沈南鵬 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
張磊 高瓴資本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物質科學獎捐贈人
鄧鋒 北極光創投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
吳亞軍 龍湖集團董事長
吳鷹 中澤嘉盟投資基金董事長
徐小平 真格基金創始人,中國著名天使投資人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捐贈人
丁磊 本站公司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江南春 分衆傳媒創始人、董事長
馬化騰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王強 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新東方聯合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