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柯文哲「圓仔化」

文/問紙團隊張瑜

2014年九合一選舉前攻佔媒體各大版面臺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選後就任市長更加搶眼。媒體愛他,因爲他不屬於任何一個政黨,什麼都敢說;但也因爲如此,小小的臺灣島上,數十家媒體一夕之間好像沒有別的新聞可以報了,每天都追着柯文哲跑。筆者查詢四大報關鍵字「柯文哲」,搜尋時間自2014年12月25日至2015年1月29日止,新聞數:自由電子報1,632筆、蘋果日報1,474筆、聯合新聞網約8,670筆、中時電子報約32,100筆。其中自由與蘋果由原新聞網站上查得數目,而後兩者由於自身網站無法設定搜尋時間,因此筆者從Google新聞上,設定新聞源及搜尋時間,因此含括其他新聞源匯流,例如中央通訊社、NOWnews、中天新聞、華視新聞、三立新聞網、ETtoday東森新聞雲等。

筆者十分佩服臺灣媒體將柯文哲給圓仔化,24小時的追蹤「柯圓仔」。筆者整理了數個柯文哲與圓仔可相互對照的相似點供讀者參考:

一、猶記得12月初電視新聞T臺報導過柯文哲喜歡吃的菠蘿麪包,我彷彿看到電視鏡頭轉播圓仔搖搖晃晃的從樹枝上掉下來,民衆驚呼的模樣。

二、柯文哲勝選後,在競選總部抓頭自吃自的,身旁來來去去的小粉絲紛紛拿起自拍神器和他合照,「網友們紛紛說:好可愛喔!」;隔着玻璃窗,旅客們絡繹不絕欣賞着圓仔好萌好逗,跟保育員躲貓貓的可愛樣。

三、柯文哲和妻子陳珮琪逛臺北市木柵動物園,媒體朋友們都不辭辛勞扛着攝影機和麥克風烤肉架堵在柯文哲面前要他發表想法;圓仔又何嘗不是整天被攝影機盯着,連翻身、懶惰坐下和劈腿,攝影機都如實記錄。

四、柯文哲受訪時抓頭傻笑說着口頭禪「我想是這樣啦……」對照動物園保育員和完全不會說話坐在樹枝上「發呆」的圓仔說:「你不睡覺,在上面做什麼?」

甚至是近日臺北空難期間,柯文哲面對復航機師避開臺北鬧區,說機師已盡力哽咽神情時,攝影記者不斷按快門燈閃的新聞畫面在各處不斷播送。

身在業界,筆者清楚知道有柯文哲的新聞就有點擊率收視率事實,礙於這些數據,即使你再不願,老闆要你去跑這條新聞,身爲記者的你不可能拒絕。

然而,事實上,柯文哲不過就是跟我們一樣要工作要吃飯要休息的凡人,他也會自滿也會犯錯失言。新聞資源大幅度的報導柯文哲生活細節無助於社會發展,民衆需要知道的是,他如何決策政策,如何帶領政務官解決臺北高房價或是BOT案爭議。當新聞報導他的私生活時,便是在造神形塑偶像崇拜。

事實上,同時身爲閱聽者與媒體編輯的筆者十分矛盾。318學運後,年輕族羣更關心政治了,我們仔細的檢視政治人物的所作所爲與政策發展,我們不希望他們再繼續說一套做一套,柯文哲面對惡財團,言行舉止的確像幫我們出了一口氣。但是,真的嗎?我無法確定,在和趙藤雄會見前,柯文哲曾經說過大不了不辦世大運,即使後來澄清這是謠言,但柯文哲的氣勢讓我們相信他會力抗不法、不受威脅。然而會談時又直接秀底牌,最終承諾全力協助遠雄在年底前建好大巨蛋這顆一再拖延誕生時辰、大舉擴建商場面積意欲營運獲利的臭蛋

好笑的是,媒體報導時柯文哲與趙藤雄見面會談一事時一陣跟風,繪聲繪影的根據柯文哲遲到、幕僚轉述柯文哲罵趙藤雄、趙藤雄出會議室時,眼神閃爍說着「聽市長說」來營造趙藤雄灰頭土臉敗給柯文哲的氛圍,然而事實上,在商界以老謀深算著名的遠雄,怎麼可能輕易秀底線?仔細閱讀談判前後雙方立場,就可以知道其實是柯文哲輸了戰役。

獨立出版人陳夏民近日在聯合udn鳴人堂的專欄爲閱聽者整理了臺灣電視媒體如何讓現今的新聞「內容農場化」,筆者十分同意此觀點。當然,許多仍在媒體界默默耕耘、努力改善媒體界惡象的媒體人大有所在,不論是傳統紙媒努力拚轉型,實作影音新聞互動新聞提升閱聽者興趣,或是許多新興獨立媒體不畏黑金專注報導事件真相、社會不平不義角落,他們做有價值新聞的精神值得社會大衆肯定與支持。

然而,筆者不得不嚴肅的想請問,那些下令將所有政治線媒體資源挹注在柯文哲身上的媒體高層,你,真的對得起自己嗎?如果眼中不只是點擊率和收視率的數字曲線跳動,而是真心的希望臺灣變好,身爲第四權的媒體,是不是可以負起社會責任,將新聞資源及新聞曝光量平均分配在各縣市與社會事件版面上呢?

●選前說不建航空城的桃園市長鄭文燦,選後宣佈續建航空城。

● 新屋火警引爆基層消防員缺乏配備和人員配額短少事實,讀者看不到內政部消防署態度和改善作爲。

● 選前頗具爭議的苗栗大埔案,新任苗栗縣長徐耀昌宣佈續推。

●臺中的臺灣塔由於所需經費暴增,林佳龍宣佈停建。

● 臺中市警勤津貼,林佳龍要求儘快訂定基準核發。

● 全國能源會議上,宜蘭縣長林聰賢反對重啓核四

● 除了禽流感,彰化雲林嘉義的新聞寥寥可數,臺南也不只是議會賄選風雲。

南霸子高雄,新聞是否能帶着民衆重回去年氣爆案後,後續花媽如何處理善後與地區發展。

還有被忽略的基隆、新竹、花東、南投、屏東,地方政府做了哪些決策,新聞媒體上版面被壓縮再放在填補新聞空缺的秒數或地方版上,幾乎不得見。

我肯定基層跑線的記者朋友們,我相信,而且我也看得到報紙地方版上,文字及攝影記者的努力耕耘,沒有數字和曲線起伏,要持續堅持的做下去,需要堅強的信念和對工作的熱忱與薪資的支撐。媒體高層編搞排版時可能會說,有柯文哲,數字曲線就是漂亮,這某一部分是閱聽者資訊挑食。但是,身爲新聞供給端而處於權力掌控者的媒體方,是否更應該負起責任讓閱聽者均衡資訊飲食呢?

媒體素養的提升,如果能從媒體端開始改革,例如不要將柯文圓仔化、平衡讓各種新聞曝光露出、深度報導社會議題不偏食或許是促進臺灣社會整體成長的方法之一。筆者認爲,要改善柯文哲圓仔化的歪風,作爲媒體基層不要下標騙人,或做柯文哲娛樂化新聞,消費柯文哲及其私人生活,甚至拍「每日一圓仔」瞭解圓仔一般窺探柯文哲。作爲一位閱聽者,除了不要輕易被標題所騙點擊進入內文增加點擊率外,也可以試着搜尋自己家鄉或是工作所在地的新聞,積極的杜絕柯文哲圓仔化的現象。新聞界的惡象,唯有從媒體和閱聽衆同時做起,媒體素質纔有機會改變。

最後問問自己:如果大家無尾熊、河馬、穿山甲、樹懶新聞都會看的話,媒體還會只報圓仔嗎?●作者張瑜,問紙團隊,臉書粉絲團「問紙 wenz」,《問紙週報》每週印刷發行,夾入四大報紙訂閱戶中,以提問方式爲主,補足報紙資訊不完整等問題。已獲授權使用。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貓熊圓仔。(圖/臺北市立動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