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香港金融地位穩固 中美雙贏
《香港國安法》通過實施屆滿週年,去年此時,一些看壞大陸政經情勢、擔憂一國兩制不再的人,紛紛發出「東方明珠即將殞落」的警語,認爲國安體系介入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日薄西山。不過,隨着《香港國安法》爭議漸次平息,香港社會經濟逐漸恢復平穩,東方明珠仍然閃耀。
IMF發表一份有關香港的《金融體系穩定評估報告》,針對香港與大陸連結過深、房地產價格高漲、中美緊張情勢等可能對香港金融體系造成巨大風險的因素,進行壓力測試。結果顯示,香港金融體系強韌穩健,具有充分抵禦危機的能力。
首先,香港擁有規模近5000億美元龐大外匯存底,聯繫匯率制度可平穩運作,也爲金融穩定帶來一定的支撐力道。其次,香港是多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如匯豐、花旗及渣打等主要資產與獲利來源。香港銀行體系資產約當GDP的9.5倍。此外,香港是全球首屈一指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2019年管理資產總額佔GDP比重達10倍,股市市值6.1兆美元,是全球第五大股票市場,在在顯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固。
比較香港一兩年來金融市場與資金流向可以發現,1年前繪聲繪影資金將大舉外逃,香港恐陷金融風暴的說法,完全危言聳聽。香港金管局統計,《香港國安法》實施1年來,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從 1316億港元飆升到4575億港元,暴增2.5倍。這段期間銀行存款餘額,不管是港元存款或外幣存款(美元爲主),分別從7.06兆及7.02兆港元上揚到7.53兆及7.33兆港元。國安法實施後資金不但未大規模流出,反而加速流入。
香港資本市場同樣表現亮眼。PwC統計指出,2021年上半年香港首次公開上市(IPO)共47家,募資金額達2130億港元。較2020年上半年IPO金額成長1.4倍。PwC預估今年下半年香港IPO市場還是相對樂觀,全年IPO金額預計將超過5000億港元,全球排名有望更上一層樓。在歷經動盪不安的2020年後,港股逐漸恢復生機,也重新找回IPO企業與國際投資人的信任。
香港帶動大陸金融發展
足以證明《香港國安法》通過實施,政治上回歸一國一制,經濟上一國兩制並未消失,短期內可能也不會改變,聯繫匯率制度的存在,就是明證。背後原因不難理解,大陸對外資金的進出,還是需要香港做爲跳板與門戶,提供潤滑與緩衝的作用。尤其是面對美國在經濟上的圍堵與制裁,短期內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勢必更爲突顯。畢竟香港不只是大陸境內企業對外籌資的重要管道,也是大陸外人直接投資(FDI)與對外投資(ODI)的重要資金轉口港,比重都在6成以上。換句話說,在這個時間點上,鞏固甚至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對大陸而言,效益遠高於成本。
另一方面,美國也樂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維繫,根據香港統計處調查,2020年在港美國企業共1283家,其中282家是地區營運總部,高居首位,比大陸各城市總數還多出44家。微軟、亞馬遜及臉書等都把香港作爲資金調度中心,以掌握龐大的金流商機。截至2019年底,美國在香港的外來直接投資部位市值高達451億美元,包括金融、運輸、倉儲及物流,都可以見到美國資金的身影,未見美國企業大舉撤離。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愈鞏固,美國在港利益也會更大。
運用好香港,北京可以將大陸與香港資本市場的連結做大做深。如強化滬(深)港通、債券通機制,擴大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規模,或是加強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角色,推出更多境外人民幣業務與商品,藉此吸引更多國際資金到港投資。不只可拓展香港的金融服務能量、強化金融中心地位,也可進一步帶動大陸金融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