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縣域經濟成大陸消費增長新動能
社評
大陸火紅的縣域經濟正以超乎想像的速度撐起內需消費一片天,成爲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所謂的縣域經濟,是指以縣爲中心、鄉鎮爲紐帶、農村爲腹地的行政區域型經濟。縣域相較於北上深廣等一二線城市,無論在人口結構、經濟量體及消費成熟度等方面,規模都要小而且相對落後。不過,隨着新型城鎮化與鄉村全面振興戰略的落實,縣域經濟開始崛起。
千億縣崛起 青年返鄉
依據大陸工信部轄下賽迪顧問7月發佈的《中國「千億縣」發展研究報告(2024)》指出,2023年大陸59個縣GDP規模超過千億元人民幣,堪稱「千億縣」,對比10年前(2013年)僅有9個,成長高達5.6倍。
這59個千億縣,面積僅佔全中國1.2%,常住人口只有4.5%,卻貢獻了7.6%的GDP,及逾10%的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產值,顯示縣域經濟作爲大陸經濟增長的底盤愈來愈加厚實。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內需消費市場隨着千億縣崛起,開始出現根本性變化。尤其近年經濟大環境轉弱,消費由一二線城市往三四線城市下沉漸成趨勢,加上青年返鄉就業浪潮,縣域經濟已成爲大陸消費增長的新動能。
根據賽迪顧問發佈的《2024中國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研究》,2023年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47兆人民幣,其中將近一半(46.3%)來自縣域城市。麥肯錫則進一步表示,到了2030年,大陸個人消費增量,預估近2/3(66%)來自縣域。若從人均消費來看,像浙江樂清、義烏這類發展快速的縣域城市,人均消費支出分別達到5.8萬及5.5萬人民幣,高於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
有趣的是,喝咖啡是一種時髦,大陸縣域城市咖啡消費數據也呈現類似景象。京東集團曾做過一個統計,2023年大陸縣域城市咖啡人均消費金額,增速明顯較一線城市高出26%。這些數據顯出,縣域消費市場重要性正與日俱增,對大陸整體經濟的拉擡作用也在提升。
對大陸經濟而言,這是一個正面的訊號,也指出未來努力的方向。大陸正面臨內外交逼的嚴峻情勢,川普還沒上任就大張旗鼓宣稱要對中國加徵高關稅,日漸升溫的貿易戰氛圍,將對大陸出口形成巨大挑戰。
用地方特色 擴大內需
在不利的外部環境下,維繫經濟增長的當務之急是擴大內需,尤其是消費。一方面,消費是拉動大陸經濟三駕馬車中量體最大,2023年佔GDP比重高達55.7%;另一方面,消費政策對拉擡經濟具有立竿見影效果,不似投資需要一段發酵期。
若能迎着這波縣域經濟發展勢頭,更加鎖定或聚焦於內需消費市場,端出更多政策牛肉,譬如加碼發放消費券或擴大針對家庭的財政移轉支付等,不僅能夠有效拉擡經濟,也有機會打造出新的增長極。
以消費券爲例,從學理及實務面來看,消費券確實有助於帶動商品買氣、刺激經濟,其中,因爲可支配收入及所得級距差異,三四線城市或農村消費券所帶動的效果,明顯優於一二線城市。中央政府有必要分配更多資源給縣域城市,以帶動全面性消費力的增加。
縣域經濟結合內需消費,符合當前大陸刺激經濟之所需。當然,除了結合內需消費之外,縣域經濟產業型態有別於一二線城市,若能借此做出區隔,可能是經濟全面增長一大亮點。譬如,縣域城市往往擁有固有、獨特的文化及生態資源,地方政府可以思考如何在此基礎上,發展出具地方特色的文旅觀光或文創產業,從而吸引更多人潮,帶動地方消費及經濟。日前習近平在湖北考察時,指示各地政府推進以縣城爲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正是這樣的思維。
面對愈來愈嚴峻的經濟情勢,除了大方向的擴張性財政與貨幣政策外,更需要因地制宜的地方特色方案,才能做到精準打擊。大陸交通設施完善、網路經濟發達,正是善用地方特色資源、帶動消費成長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