牠不是綠鬣蜥!全臺首例...竹縣發現「亞洲水龍」巢卵

外來種「亞洲水龍」。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新竹縣兩年前首度發現外來種「亞洲水龍」入侵縣內,2022年迄今已移除1153只,9月間並發現兩處巢卵,是全臺首見的紀錄,縣府農業處上午主管會報提出專案報告,強調將有系統的執行移除,有效阻絕繁殖,減少亞洲水龍在新竹縣擴散的機會。

農業處長傅琦媺指出,亞洲水龍早在1966年之前就有水族寵物業者引進臺灣販售,臺灣2011年在新北市首度發現亞洲水龍的野外族羣,這是全球第3筆在非原生地發現水龍野生族羣的紀錄,也是第一筆在北迴歸線以北發現的水龍野生族羣;新竹縣2022年7月首度接獲民衆通報,在北埔鄉大湖溪發現野生亞洲水龍蹤跡,縣府隨即提出調查移除計劃,前年捕獲534只、去年捕獲518只,今年至8月底已捕獲101只,總計已捕獲移除1153只。

她指出,9月16日上午進行調查及挖掘作業,在北埔大湖溪某凸岸積沙處挖掘到兩窩巢卵,第一處巢的12顆蛋全數死亡,另一處巢靠近堤岸的9顆蛋完好,挖掘移除後孵化出7只幼龍,這是全臺首次發現亞洲水龍巢卵的調查記錄。

亞洲水龍原產地爲東南亞,爲大型綠色蜥蜴,成體全長大約60到100公分,棲息環境位於低海拔水質良好的山區溪澗,利用溪澗周圍的樹林棲息及捕食,會捕食臺灣原生的鞭蠍、蜈蚣、蛇類、甲蟲等生物,繁殖期在6、7月。外來入侵物種是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威脅,目前新竹縣轄內確定發生外來入侵物種有亞洲水龍、斑腿樹蛙及埃及聖䴉等。

傅琦媺說,調查研究人員透過解剖捕獲的成體瞭解亞洲水龍的繁殖期,發現亞洲水龍繁殖力驚人,夜晚時較易捕捉,縣府將持續透過調查,進一步有系統地移除及阻絕繁殖,減少亞洲水龍在新竹縣的擴散機會,維護本土生物多樣性及保育原生物種。

新竹縣發現亞洲水龍產蛋孵化的巢穴。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新竹縣執行亞洲水龍日間調查及繁殖地點巢穴移除工作。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新竹縣政府在夜間執行亞洲水龍移除工作。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新竹縣政府農業處上午主管會報提出專案報告,強調將有系統的執行亞洲水龍移除工作,有效阻絕繁殖,減少亞洲水龍在新竹縣擴散的機會。記者胡蓬生/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