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少林寺剃度 蔡志忠:我是史上賣書最多的中國人
蔡志忠表示「生於臺灣,希望老於杭州,葬在少林」,剃度出家之舉並不令人意外。(圖/佛教在線)
蔡志忠有關佛學的著作與漫畫影響了許多人獻身佛教,在大陸的佛教復興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圖/佛教在線)
享譽全球的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17日落髮出家,轟動了兩岸文化界。這位自幼即立志做漫畫家,後來鑽研佛經、道教、儒家文化與物理學,是一位做什麼事都全心投入的文化工作者與藝術家。尤其是其出版有關佛教與儒家文化的漫畫集,在大陸非常暢銷,極大地影響了大陸年輕一輩對佛教與儒家文化的認識,對促進近30年來佛教與儒家文化在大陸的復興有重要作用。
上世紀80年代時期,蔡志忠已是臺灣與日本知名漫畫家,出版了數十部作品,包括知名的《莊子》、《老子》、《列子》等以儒家爲背景的創作,以及傳統中華文化故事及以佛教爲題材的作品。當時大陸正處於改革開放的前期,文化市場與宗教活動受先前十年文革摧殘幾近奄奄一息,文化題議仍經常受政治鬥爭的干擾,文化出版品非常稀少。
兩岸尚未三通前,臺灣與香港出版品在大陸無法出版,僅有少部份內容無關政治、社會、經濟體制的書籍可以在大陸的圖書館中陳列並提供市民借閱。其中來自臺港的漫畫作品是圖書館中最熱門借閱書籍,尤其受到年輕人喜愛,但是書冊數量很有限,排隊借閱甚到要等上好幾個月。當時大陸圖書館裡的蔡志忠等人的漫畫書幾乎被翻爛,有些臺灣人爲大陸朋友的小孩偷帶幾本蔡志忠的漫畫書必須藏好,否則出版品屬違禁品,很容易在機場被海關沒收。
上世紀90年代,兩岸逐步開放三通,出版界的交流日漸熱絡,蔡志忠等漫畫家作品早爲大陸青年所熟悉。很多年輕人在幼時藉着他的漫畫初步瞭解到儒家文化與佛教文化,有些甚至還能比他們父母對這些傳統中華文化有更多的瞭解。大陸在進入21世紀之初,掀起一陣儒家文化復興風潮,這些以通俗文化方式在青年當中傳播儒學思想的作品實屬功不可沒。
受蔡志忠佛教漫畫影響的人極多,其中有多位優秀的北京大學畢業生,後來都成爲大陸佛教界的骨幹。例如在河北佛學院擔任教務長、柏林禪寺堂主明影法師,原就讀北京大學地質系,平時喜好思考,執著於追求生命的意義,1989年畢業後在北京擔任公務員,過着平淡且與世無爭的生活。1990年代大陸市面開始出現佛學書籍,他首次接觸到漫畫《六祖壇經》後,深覺鬱悶,自忖「原來中國還有這麼好的文化,我居然過去一無所知,還以爲六祖慧能是日本人。」從此開啓他追求佛學的生涯,2001年在柏林禪寺正式剃度出家。
蔡志忠的《六祖禪經》是1984年在日本創作,他在日本時觀賞過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便決定要找機會拍攝有關少林寺的動畫片。兩岸文化交流熱絡期間,蔡志忠與大陸的出版商進行合作,首先在大陸出版了一些作品。不久又因其名氣與曾經出版有關少林寺與禪學作品,2006年受邀到少林寺訪問,不久後便公開表示死後想要葬在少林寺中。
臺灣漫畫家蔡志忠決定剃度出家,回首紅塵已了無牽掛。(圖/佛教在線)
蔡志忠在2012年與大陸商務印書館合作,在杭州成立個人工作室與一家名爲巧克力動漫的公司,此後杭州的第7、8屆國際動漫節上,蔡志忠都是活動中極受歡迎的主題作家。他當時受訪時表示非常喜歡杭州,「我生於臺灣,希望老死於杭州,葬於少林寺」。現在於少林落髮受戒,正是符合他多年來的心願,自此準備留在少林寺。
大陸的蔡志忠粉絲經常還會提起的一件事是他「一天只吃一頓飯」,這是他在接受知名電視主持人魯豫訪問時所透露的訊息。他說,通常天黑了他就會睡覺,大約會在凌晨1點醒來開始工作,這時候充滿激情和靈感,早飯從來不吃,因爲一吃了早飯整個人就變「豬頭」了,缺乏靈感,而且這個習慣一直保持了44年。工作起來除非做完,否則不會停止,同時也不停地喝咖啡,但身體從來沒有什麼毛病,幾乎沒進過醫院。
蔡志忠曾說,「我從來都不怕死,什麼時候死我都會微笑着死去」,「過好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沒有敷衍,盡到責任,這就是我的生命」。他的作品以多種語言在59個國家出版,發行總量超過5000萬冊,他曾說,「我是中國人有史以來賣書最多、版本最多的作家,這一點不要懷疑。」
蔡志忠是臺灣土生土長的一代漫畫大師與藝術家,他獨樹一格的宗教與儒學漫畫影響了幾代人,推動了大陸佛學與儒學在文革災難後的復興,大陸媒體更封他爲中華文化漫畫領域獨一無二的傳奇人物,可謂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