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新詞”看改革|護“形”守“魂”保護傳統村落

近日,江蘇省住建廳發佈了2024年江蘇省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建設名單,新增了崑山市、東臺市、寶應縣、興化市四地。將傳統村落串珠成鏈,有利於更好地開展全域保護,留住古韻鄉愁。傳統村落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形載體,我們要按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明確要求,圍繞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提出的“推動傳統村落保護髮展”舉措,持續抓好傳統村落的保護活化利用,精心守護好寶貴的文化遺產。

傳統村落被人們稱爲農耕文明的“活化石”,它們見證着歷史興衰和時勢更替,觀照着一地一域的發展變遷,不僅歷史悠久,還寄寓着濃濃的鄉愁和深深的文化底蘊。不少傳統村落也許名聲不顯、發展滯後,但從文化角度來看,它們都是不折不扣的“黃金寶庫”,有許多值得深挖的文化資源。

遺憾的是,隨着農業人口的減少,本土風俗的消逝,以及代代相傳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發生的改變,傳統村落的面貌也發生深刻變化。一些傳統村落剩下老舊建築的空殼,失去了原本充滿生活氣息的動人場景,黯淡了文化鄉愁。究其原因,不少傳統村落缺乏產業支撐,缺少資金注入,留不住新一代村民。

但,傳統村落真的沒有辦法形成產業嗎?能夠注入傳統村落的資金真的如此匱乏嗎?恐怕未必。對於很多地方而言,缺的不是資源,而是正確匹配資源的眼光。近年來,各地對文旅產業寄予厚望,一些地方文旅大興土木建古鎮,指望借勢國內遊熱潮。但這些“無中生有”的古鎮大多千篇一律,文化吸引力極其有限。“重資產輕文化”的文旅模式,極易導致“人旺財不旺”,甚至少有遊人問津,成爲沉重的經營負擔。不得不說,一些地方放着傳統村落這一大好文化資源不用,反而熱衷於斥巨資建設“人造古鎮”,可謂“捧着金飯碗討飯吃”。

城市文旅由國資控股,不妨轉變思路,把寶貴的資金投入到真正有潛力的地方。傳統村落,正提供了這樣一個優秀的載體。在江蘇崑山歇馬橋村,當地探索“國有資本+集體資金+民營經濟”的經營模式,對閒置資產及資源進行統一租賃和運營,培育了“半山詩雨”等精品業態,不但叫響了自身品牌,也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外地返鄉,紮根創業。把傳統村落的文化底蘊和文旅需求融合起來,既能爲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又能讓文化“活化石”煥發新生,還能爲文旅解鎖流量密碼,可謂一舉多得。

激活傳統村落,護“形”守“魂”是關鍵。保護髮展傳統村落,對古建築的修葺利用是必須的。但更重要的,是從人文角度加以活化利用,讓人的生命力和文化的生命力交織,講好傳統村落的新時代新故事。假如只是利用傳統村落的古建築搞商業街、開網紅店,很容易陷入新的同質化開發中,反而不利於傳統文化的保護。

保護髮展傳統村落固然慢不得,但活化利用傳統村落也急不得。傳統村落最大的價值,是從歷史中流淌出的民俗和文化,要像珍惜瓊漿玉液那樣細細品味,把保護傳承放在首位。在泰州興化,每1.5天就有一場廟會在舉行;在無錫祝陵村,源於梁祝故事的觀蝶節民俗節會吸引着各地遊客……正是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讓這些傳統村落在今天仍然生機勃勃,這種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村、以文興業的智慧,是保護髮展傳統村落的正確打開方式。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爲信息發佈平臺,如您認爲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