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未消、風險猶存,全球貨幣政策分化加劇

全球央行貨幣政策理應趨向協同、密切配合,但當前各經濟體之間面臨的挑戰大相徑庭,貨幣政策分化加劇。

6月20日,瑞士央行和英格蘭銀行先後公佈了最新的利率決議。繼3月成爲首個開啓降息週期的發達經濟體,瑞士央行此次宣佈再度下調基準利率25個基點至1.25%;英格蘭銀行則決定繼續將基準利率維持在5.25%的高位。

瑞士央行認爲,與上一季度相比,潛在的通脹壓力再次下降。隨着政策利率降低,瑞士央行能夠維持適當的貨幣條件。5月,瑞士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1.4%,漲幅和4月持平。瑞士央行預測2024年的年均通貨膨脹率爲1.3%,2025年爲1.1%,2026年爲1.0%。

英格蘭銀行則表示,貨幣政策仍需要在足夠長時間內保持限制。5月,英國CPI按年率增長2.0%,比4月放緩0.3個百分點,三年來首次回到該國央行2%的通脹目標。但剔除能源、食品、酒精和菸草的核心通脹率爲3.5%,英國央行密切關注的服務業通脹率爲5.7%,兩者依然處在較高水平。

貨幣政策的分歧也體現在其他發達經濟體上,最具標誌性的無疑是美國與歐元區兩大經濟體的利率路徑不再保持同步。

6月6日,歐洲央行宣佈下調歐元區三大關鍵利率各25個基點,其中與消費者直接相關的存款機制利率降至3.75%。6月12日,美聯儲宣佈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5.25%-5.5%的區間不變,美歐利差進一步擴大。

目前市場主流的判斷是,美聯儲今年將僅降息一次,而非年初預期的六次,幅度爲25個基點;預計歐洲央行在年內還將降息兩次,累計幅度在40個基點左右。

此外,日本央行在今年3月宣佈加息10個基點,將關鍵利率上調至0%-0.1%左右,這是日本自2007年以來首次加息,也標誌着日本退出了堅持了8年之久的負利率時代。市場預期日本年內還將加息兩次,累計幅度在40個基點左右。

天風證券分析師宋雪濤用“圍城”一詞來形容當前各大央行面臨的挑戰:美國豔羨日歐通脹的持續放緩,而日歐覬覦美國經濟的穩步增長,英國則面臨持續“滯脹”的挑戰,各自貨幣政策都面臨不同的掣肘。總的來說,當前全球央行貨幣政策分叉依然是爲了應對各自經濟體通脹趨勢的不同。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張明認爲,當前歐元區經濟增速不及美國,通脹率低於美國,失業率高於美國。考慮到歐洲央行與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目標都是讓核心CPI同比增速保持在2%左右,因此,相比於美國,歐洲央行通過降息來穩定經濟增長的訴求與緊迫性更爲強烈。

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以《分化中保持韌性》作爲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的主題。IMF在報告中預計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爲2.7%,比去年高出0.2個百分點,明年爲1.9%。同時,IMF預計歐元區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將分別爲0.8%和1.5%,與2023年0.4%的增速相比有所提升,但不及美國經濟表現強勁。

從通脹來看,5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和核心CPI同比增速分別爲3.3%和3.4%,明顯高於歐元區同期2.6%和2.9%的CPI和核心CPI增速。

其他發達經濟體央行面臨的情況也比較棘手。例如,日本面臨着持續加大的日元貶值壓力以及由於貶值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壓力、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瑞士面臨瑞士法郎對歐元升值的壓力,導致從歐元區鄰國進口商品價格的下跌,對瑞士整體價格造成下行壓力,並加大以出口爲重點的瑞士工業的壓力。英國除了高通脹外,還面臨着失業率擡升、工業生產修復乏力、以及信貸擴張緩慢的情況,在更爲明顯的“滯脹”環境中,外界認爲英格蘭央行應果斷降息以維繫住經濟復甦動能,避免二次衰退。

倫敦大學學院名譽教授克里斯·吉爾斯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表示,對於體量較小的新興經濟體,由於美國利率變動會造成資本外流,使得這些國家的央行會選擇追隨美聯儲,而制定不適合本國經濟的貨幣政策。但歐元區則不同,因爲其巨大的經濟體量,可以明確制定自己的貨幣政策。

但歐洲央行內部對此看法不以爲然。奧地利央行行長羅伯特·霍爾茨曼 (Robert Holzmann)表示:“如果美聯儲今年不降息,我很難想象我們會降息三四次。”克羅地亞央行行長Boris Vujcic也表示:“我們與美聯儲之間(的利差)存在的時間越長,其影響可能就越大。”

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穆罕默德·埃裡安認爲,歐美兩大經濟體之間的利率路徑分歧將對兩國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弱勢的歐元不僅將帶來輸入性通脹,使得歐洲央行控制通脹變得更加困難,同時,歐元貶值提高了歐洲產品在出口市場上的競爭力,疊加美國主導的全球供應鏈重塑,在美國大選年還可能加強該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

對於中國而言,張明表示,歐美貨幣政策分化及其背後的結構性特徵可能給中國經濟帶來潛在影響。首先,美國經濟保持韌性與歐元區經濟增速改善,意味着中國出口行業的外部需求將保持向好態勢。其次,今年下半年主要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將會陸續放鬆,這意味着中國面臨的短期資本流動格局有望進一步改善。事實上,今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表的證券投資項下就迎來了短期外國資本的重新流入。再次,隨着美聯儲可能在9月前後步入降息週期,美國長期利率與美元指數有望雙雙回落,這意味着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會企穩甚至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