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軒:10月非傳統銀行市場表現強勁,長期資金入市可促穩定
中新經緯11月27日電 題:10月非傳統銀行市場表現強勁,長期資金入市可促穩定
作者 田軒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
10月,中國金融市場環比呈現升溫態勢。根據中國六大金融市場公開數據,我們通過運用狀態空間模型與機器學習EM(期望最大化)算法和卡爾曼濾波求解分指標權重,從而編寫的六大金融分市場(涵蓋股票、宏觀槓桿、貨幣與同業、債券、銀行與信貸和非傳統金融機構)指標顯示,10月非傳統銀行市場表現強勁。
圖:分市場指數比重累計圖與擬合線(數據蒐集/康煒隆 陳諾)
從分市場的同比數據來看,非傳統銀行金融市場指標展現出亮眼表現,同比增長17.33%,這得益於政策支持和金融創新帶來的持續增長。整體來看,新興市場的增長爲金融體系注入活力,但傳統市場各項指標有所下滑,壓力仍需政策關注,以實現市場的平衡發展和長期穩定。
從分市場的環比數據來看,股票市場金融指標環比增長顯著,數據顯示漲幅達11%。這主要得益於國內增量政策的推動以及外部因素的綜合影響。
國內方面,特別國債和專項債政策落地增強了市場流動性,專項貸款支持股票回購和增持提振了信心,上交所延長交易時間等措施降低了交易成本,激發了入市熱情。同時,《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和央行3000億元低利率資金支持進一步強化了市場信心。國際方面,儘管中美貿易政策存在不確定性,但總體影響有限。
銀行與信貸金融市場指標環比增長2.45%,活躍度有所提升。這一變化得益於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一方面,10月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與存款利率同步下調,有效降低了融資成本,使得商業銀行淨息差趨於穩定,進而有力地促進了信貸投放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一攬子增量政策在推動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以及樓市支持政策等方面發揮了積極效能,不僅擴大了銀行的貸款需求,還帶動了住房按揭貸款的增長,爲銀行與信貸金融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非傳統銀行金融市場受多項政策措施推動,同樣表現穩定且有增長之勢,指標環比略有上升。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的差異化監管措施優化了非銀機構治理與資本管理,提升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與此同時,國家能源局規範分佈式光伏併網服務,促進光伏企業通過非銀融資渠道擴大產能;“白名單”機制支持房地產融資,也進一步活躍了非銀機構參與度。
債券市場金融指標與上月持平。進入10月,央行與財政部聯合工作組成立,推動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同,通過增強國債買賣的靈活性以及強化流動性管理,有效提振了市場活躍度,增強了信心。並且,國家發展改革委宣佈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加大對“兩重”(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科技創新)建設及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這些政策措施不僅強化了債券市場在經濟建設中的關鍵作用,還進一步提升了市場的活躍度與資金流動性。
針對當前中國金融市場呈現出的傳統板塊承壓與非傳統板塊強勁增長的趨勢,我們認爲市場穩定性亟需長期資金的支持。長期資金入市對減少市場短期波動、促進企業融資穩定和推動資本市場長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未來需進一步從制度法規與監管、市場環境與生態、金融產品與渠道等方面入手,優化長期資金入市環境。(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謝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