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清華大學田軒:險資入市將呈現規模化、穩健化、國際化特徵
中新經緯12月16日電(李自曼 周奕航)“險資入市將對金融市場產生多方面積極影響,包括提振市場信心、降低市場波動、促進價值投資、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等。”近日,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接受中新經緯專訪時說。
險資入市提振市場信心
2023年以來,數個與“推進險資入市”相關的政策陸續出臺。
2023年9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發的《關於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的通知》中提出,通過調低部分風險因子等措施,鼓勵保險公司將資金更多地用於長期投資。2023年10月,中國財政部發布《關於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週期考覈的通知》,明確將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經營效益類績效評價指標“淨資產收益率”由當年度考覈調整爲“3年週期+當年度”相結合,拉長考覈週期。
2024年9月,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培育壯大保險資金等耐心資本,打通影響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制度障礙,完善考覈評估機制,豐富商業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模式,完善權益投資監管制度,督促指導國有保險公司優化長週期考覈機制,促進保險機構做堅定的價值投資者,爲資本市場提供穩定的長期投資。
田軒表示,這些政策的出臺,爲險資入市提供了更加寬鬆的市場環境和政策支持,有助於進一步發揮險資在金融市場中的積極作用。
田軒指出,險資的入市將增加市場流動性,提升市場交易的活躍度,從而提振市場信心。作爲長線資金,險資主要以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爲目的,這將引導市場更加註重價值投資,優化市場結構,減少短期投機行爲。這一變化將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功能的完善,降低市場波動風險,爲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田軒看來,險資入市還將持續爲市場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充分發揮金融市場資源配置作用,加大力度支持企業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有助於推動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從市場環境、投資收益、保險機構投資能力提升、風險管理機制完善情況等方面來評估,目前這種影響已經具備了可持續的基礎。
需科學配置資產
在險資入市過程中,如何平衡風險與收益是擺在保險機構面前的一道難題。
田軒認爲,保險機構需要制定科學的投資目標,並鼓勵多元化投資和合理的投資組合配置。通過進行股票、債券、房地產、另類投資等多種資產類別的投資,可以有效分散市場風險。同時,保險機構還需要根據市場變動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適當調整投資組合中不同資產類別的比例。在市場波動性較大的情況下,險資更應該以保障償付能力爲基本原則,明確投資目標。跟蹤宏觀經濟走勢,動態調整投資組合及資產配置比例,尤其是增加低波動資產的配置。
田軒強調,保險機構需要及時跟蹤評估風險情況,設置風險警戒線,並進行相應的防範、對衝、止損等操作。利用金融衍生品進行對衝操作等風險管理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投資風險,保障險資的安全穩健運行。
“未來,險資入市的發展趨勢將呈現規模化、穩健化、國際化的特徵。”田軒說,隨着政策支持、保險業的快速發展以及資本市場優質標的的增多,險資將快速大規模進入資本市場。這將爲金融市場注入更多活力,推動金融市場的繁榮發展。
田軒指出,未來在入市過程中,險資將更加註重價值投資,優化資產配置,強化穩健型投資策略,聚焦國家經濟發展重點方向,深度參與資本市場結構優化和上市公司治理活動。這些舉措將有助於提升險資的投資收益水平,降低投資風險,爲保險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此外,隨着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險資也將積極參與國際資本市場,實現資產的國際化配置。通過參與國際資本市場的投資活動,險資可以更好地平衡收益與風險,提升國際化水平,爲金融市場的全球化發展貢獻力量。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繫本文作者李自曼:liziman@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薛宇飛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