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勞斯萊斯不賣飛機引擎 改賣「飛行時數」
作者:辜樹仁
從賣引擎到賣飛行時數,效益有多大勞斯萊斯用大數據、物聯網,實時監控全球客機四千六百具引擎的效能,僅以四%成本,避免引擎故障引起的飛安疑慮,更從此改寫產業遊戲規則。
設計製造飛機、船艦引擎與發電機的全球第二大動力系統製造商英國勞斯萊斯,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以下這則故事可以提供解答:
今年上半年,南美洲某航空公司飛往美國西岸洛杉磯的某班機,在預定抵達目的地四小時前,飛行中突然收到來自勞斯萊斯服務人員的訊息,告知引擎運作數據有異常,降落後應立即檢修。
班機落地後,派駐美國西岸的勞斯萊斯維修人員已在機場待命,手中拿着英國總部提供的所有引擎飛行數據,直接找到問題所在,只花了兩到三小時就解決問題,沒有延誤飛機下一個航程。
這是勞斯萊斯民用航太事業部在十六年前創業界之先,所發明的創新服務商業模式:不賣飛機引擎,改賣「飛行時數與維護服務」,讓勞斯萊斯成爲工業4.0的最早實踐者之一。
勞斯萊斯如何預知飛機引擎有問題?走一趟位在英國中部工業小城德比(Derby),就知道答案。
德比是勞斯萊斯民用航太事業部雙走道大型客機噴射引擎的最大生產基地,設計製造空中巴士A380、A350,以及波音787等大型客機使用的噴射引擎。
勞斯萊斯的大型客機引擎,全球市佔率第一,達四五%。它和第二名、市佔率四三%的美國奇異(GE),幾乎獨佔了整個市場。
在這個有一萬兩千名員工,有如一個小鎮的德比廠區,有個不到網球場大小的「監控中心」。
勞斯萊斯的引擎健康管理部門(Engine Health Management),隨時有二十幾名工程師,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在這個小房間裡盯着大大小小熒幕上的數字,監控安裝在全球近一百家航空公司客機上的四千六百具勞斯萊斯引擎。
這些引擎,每具都安裝二十到三十個感測器,隨時收集轉速、溫度、震動、油壓等各種運轉數據,並透過衛星迴傳在德比的監控中心,進行即時分析,和幾千筆資料做比對,檢視引擎是否正常運轉。
若發現任何數據異常,客服人員就會馬上通知飛行員及航空公司,派遣勞斯萊斯維修人員提早檢修,避免引擎發生無預警故障。
「就像醫生隨時監督每個人的健康一樣,」勞斯萊斯民用航太事業部引擎監控中心主任博恩(Matt Burns)對《天下》記者形容。
博恩舉南美洲航空公司班機的例子,進一步解釋,「如果是航空公司自己做,得先花一大筆錢找當地維修人員,從找問題到維修可能要花上十個小時。」
在工業4.0的專有名詞中,勞斯萊斯所做的,是利用感測和連網裝置,做到「機器狀態監控」和「預防性維護」,避免設備無預警故障,維持在最有效率、最佳的運作狀態。
不過,勞斯萊斯在十六年前成立引擎監控中心時,工業4.0這個名詞還沒出現,主要的研發動機,是來自全球航空公司最現實的需求。(完整報導,請見《天下雜誌》601期)
【延伸閱讀】
1、臺灣需要一萬家「手搖杯企業」
3、企業不改變 就等着關門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