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不一樣的臺北 蔡詩萍:3年規劃100處文化小旅行
文化局補充,目前官網推出共36處文化點,並與臺北觀傳局合作,由文化點發散到周遭的旅遊景點。記者邱書昱/攝影
臺北市文化局推出第二波「文化小旅行」名單,盤點富有歷史文化、人文故事及自然景點,記者會於文山區老字號「山芳良油」舉辦。文化局長蔡詩萍說,此次小旅行在萬華區、南港區、文山區邀請文史工作者、在地團體帶路,不只是逛街,而是融入在地生活,他預告,在市長上任3年內,會盤整推出100處臺北文化點。
1978創立的「山芳良油」是文山區居民廚房必備用油,店面鐵桶裝滿了麻油、香油、茶籽油等,蔡詩萍在第二代老闆鄭博霖介紹下,旋開開關,滴出現榨的香油;他也回憶當年就讀臺大時,搭着公車來政大的點滴,「街道巷弄都沒有太大的改變。」
蔡詩萍說,未來規劃的 100處文化小旅行,是要挖掘臺北風貌,舊的景點,像是圓山飯店,也能以蔣故總統的密道重新包裝,而新的景點,像是政治大學新設的達賢圖書館,周邊打造文學步道,新舊並陳。
文山區文史工作者何文賢說,木柵景美是在民國57年才劃入臺北市,當地保留着眷村、廟宇香火,而老店則是映照出在地生活樣貌,尤其在地不少越南料理,歷史能追溯到越戰後期,國民政府展開越南撤僑,並安置於木柵「安康社區」,隨着時間、開枝散葉到了木柵各處,將東南亞料理落地深耕。
這次小旅行之外,串接南港、萬華、文山三個行政區文史團體,負責的蚯蚓整合文化公司總監陳芳偉說,三處都是沿着河的聚落,當思考如何述說臺北老故事時,發現許多文史工作者耕耘許久,透過相互連結,將旅行不是走馬看花,而是真實性的表徵,將居民們生活的樣貌傳統脈絡,讓遊客身歷其境。
文化局補充,目前官網推出共36處文化點,同時與臺北觀傳局合作,由文化點發散到周遭的旅遊景點,同時,文化局在木柵自由之丘咖啡館展示「掃地器」工作坊民衆共創成果,展覽只到12月31日止,參觀即可獲得限定小禮,邀請民衆來定義屬於自己的小旅行。
1978創立的「山芳良油」。記者邱書昱/攝影
木柵老街風貌。記者邱書昱/攝影
第二代老闆二代老闆鄭博霖介紹自家店面。記者邱書昱/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