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薪資零成長 華爾街日報:過度依賴代工
臺灣薪資倒退到13年前的水準,努力拚轉型卻10年換來一場空。這個現象連亞洲《華爾街日報》也注意到了,在3日登出一篇「解開臺灣薪資停滯之謎」的報導,指出最近勞工團體常發動抗議,顯現出對現況的不滿,讓曾是成長經濟體中,居領導者的臺灣,現在顯得相當無力。
據瞭解,報導談到,在一個成長經濟體中,通常薪資增幅應是高於通貨膨脹。星展銀行估計,從2000年至2010年間,南韓在扣掉通膨後的實質薪資平均每年增幅3.8%、新加坡1.8%、香港0.8%,但反觀臺灣卻是「零成長」,甚至1到7月的平均薪資只剩4萬4360元,比2003年同期的4萬5369元還要低。
經濟學家分析,部分原因是太過依賴代工製造業,因此在2001年法規鬆綁後,多數廠商前進大陸和東南亞,留下了本地勞工,讓臺灣在代工和自行打造自有品牌間陷入兩難,也因爲微薄的利潤,無法讓企業進行大型研發,或以高薪來吸引人才,當然更無法生產出價值高的產品。
臺大經濟系助理教授樊家忠指出,臺灣如果要轉型,必需藉着大舉投資,來提升勞動生產力,雖然說了很多年了,但做起來卻很難。樊還提到,教育體系也需要重新調整,因爲過度着重死背卻沒有創新能力,就算有很多大專學歷人才也沒用。
事實上,先前「外幣是穩定投資的天堂部落格」主編蔡佑駿(Joe)曾點出,臺灣企業主思維跟不上時代,只想靠壓低勞工薪資來增加獲利,不僅企業自然吸引不了一流人才,也無法創新,更別說提升效率,最後整體國家效能與出口銷售將衰退,逐漸走向企業殭屍化的困境,失業率也就高居不下。
蔡佑駿還認爲,臺灣現今產業的問題不在於勞工,而是企業被政府「寵壞」了,得適當脫掉一些盔甲,逼着跟上國際潮流,纔有機會成長和生存。他談到,國內企業沒有反思,未隨着時代進步而轉型,依然停留在過去「低毛利」的運作模式,僅靠政策保護維持微薄利潤,於是爲了節省成本,跟人才斤斤計較薪資,如此惡性循環下去,最後吸引到的也只有「奴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