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貧富差距達6.1倍創7年來新高 制憲基金會:制憲應朝人民幸福方向前進
臺灣制憲基金會11日舉辦「環境權入新憲的挑戰、困境及可能」演講活動,邀請臺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以「臺灣新憲法公投運動的現況與展望」爲題演講。(鄧博仁攝)
臺灣制憲基金會11日舉辦「環境權入新憲的挑戰、困境及可能」演講活動,邀請臺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左1)、臺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鬍博硯(左2)、臺灣綠黨秘書長張竹岑(右2)、律師李菁琪(右1)等人就「臺灣新憲法公投運動的現況與展望」爲題演講。(鄧博仁攝)
臺灣制憲基金會11日舉辦「環境權入新憲的挑戰、困境及可能」演講活動,邀請臺灣綠黨秘書長張竹芩(左起)、臺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劉志堅、北冥有魚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李菁琪、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嶽等人就「新憲法下的環境權想像及實踐」爲題演講。(鄧博仁攝)
臺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今日表示,臺灣家庭的貧富差距,最高和最低差到6.1倍,創下7年來新高,且囤房族有48萬人,逾千人持有10戶,未來制憲方向,除了讓國家正常化外,也應該是人民的幸福白皮書。
制憲基金會今日召開「環境權入新憲挑戰、困境及可能」座談會,探討制憲方向,而內容大概分爲「臺灣新憲法公投運動現況與展望」、「當前憲法下環境權不足」、「新憲法下的環境權想像及實踐。」
宋承恩指出,一個國家的組成要看人民,人民希望這個國家是怎麼樣子,傳統上都會調查3個面向,第1種是自認爲臺灣人、第2種是自認爲中國人,第3種爲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
宋承恩說,2016年適逢蔡總統當選,而且前幾年又有太陽花事件,當時自認爲是臺灣人的比例達到80.8%。到了2020年2月,自認爲是臺灣人的有83.2%。認爲自己是臺灣人也是中國的有6.7%,認爲自己是中國人的只有5%左右。
宋承恩表示,臺灣是事實上的國家沒問題,但還缺了國際承認,而基金會做了多次民調都指出,多數民衆都支持臺灣朝正常國家方向前進,這樣的民調有84.9%,特別是30至39歲的青年更高達9成,都是如此認爲。
宋承恩指出,近年來臺灣經濟自由度提升至全球第6,爲歷年最佳成績,但現在卻面臨很大的問題是,我們的貧富差距是7年來最大值,最高20%家庭收入平均213.8萬,跟最低20%家庭收入35萬相比,差6.1倍,且差距是連續3年增加,而囤房族近50萬人,上千人持有10戶以上。
宋承恩說,制憲工作除了是正常國家化外,也應該是人民的幸福白皮書。這部憲法不僅該具備現代意義人權觀的憲法外,內容也要符合臺灣人民所需。
宋承恩表示,不論是藻礁公投或是勞權,一直到環境權、居住權等等,都牽涉到臺灣這塊土地如何深化價值變成治理的一部分。而環境權要入憲,是因爲決策過程中,環境權應該被列入考慮,臺灣的環評經常流於形式,甚至被認爲是開發的阻礙。
宋承恩指出,在政策辯論過程中,經常面臨訊息不清、互相指責假訊息的問題,因此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如何創造治理模式,放入憲法中,成爲基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