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女骨鬆年輕化 OL爬樓梯腳一拐...脛骨竟直接骨折了

臺女骨鬆年輕化,OL爬樓梯腳一拐...脛骨竟直接骨折了。(圖/示意圖記者趙於婷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根據健保署最新調查顯示,全臺骨折人口5年漲一成,2014年骨折就診率飆破67.5萬人,其中50歲以下更高達30萬。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吳至行指出,骨折發生原因複雜,除了意外撞擊引發的骨折外,骨質疏鬆也是常見的骨折導因建議民衆補鈣保骨外,更應注重平衡感、柔軟度、激勵等訓練,纔不會一跌倒就骨折。

吳至行表示,骨鬆學會曾收治一名50歲的女性案例,雖然中年過後因三高問題而開始關注飲食健康,但沒有運動習慣的她,肌力和柔軟度相對不足,經常覺得走路重心不穩,容易搖搖晃晃。某日戴媽媽洗完澡正要走進房間,開房門時個用力過猛重心失衡打滑,伸手想撐地穩住身體,竟造成手腕橈骨嚴重骨折,經門診診斷髮現原來密度T值-2.4,已接近骨鬆認定值的-2.5。

▲臺女骨鬆年輕化,柔軟度、肌力、平衡感不足是主因。(圖/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另一位40多歲的熟女OL,平日雖保持正常飲食,但因內勤工作性質關係,常常整天坐在辦公桌前處理公務,也鮮少有機會戶外運動曬太陽肌肉強度不足。某次爬樓梯上樓,一個閃神重心不穩踩空拐到腳,本以爲只是單純的腳踝扭傷,不料小腿疼痛難耐,就醫後竟發現脛骨部位已骨折,骨密度T值爲-2.8,超過骨鬆標準

吳至行提醒,骨鬆性骨折並非老年人專利,而骨折造成的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無力等併發症,恐大大影響患者行動力與生活品質。他說,柔軟度、平衡感、肌力爲人體三大行動力,但站立平衡穩定度會隨着年齡增加而降低,導致跌倒機率增加,肌力不足也是造成平衡負成長的主要原因。

他建議,民衆若要保持骨頭健康,除了要適度運動、曬太陽外,還需多吃乳製品增加骨頭密度,平時更應搭配柔軟度、平衡感、下肢肌力等訓練,多管齊下增加行動例,把跌倒的機率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