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反對、陸擁抱 兩岸「核電交易」盼解缺電之苦

深圳大亞灣核電機組模型 。(圖/記者曾俊豪攝)

記者曾俊豪/深圳報導

相較於臺灣當局對核能發電「能躲就躲」,大陸官方可以說「積極擁抱」。事實上,深圳中國廣核集團與臺電一直有技術交流雙方協商簽署「專家支持服務協議」進一步深化合作。對於臺灣如果要解決用電荒,向大陸購買核電是否可行?專家表示,提供臺灣清潔能源「技術上不存在障礙」,靠海底電纜就能把電送過來。

然而,相較於臺灣出錢買電,中廣核集團文宣中心主任黃曉飛對「技術交流」更有興趣。他指出,中廣核跟臺電交流很多,主要在福建核電基地交流,尤其這兩年很多,2017年有六名機組人員到臺電交流,2018年增加至9人。

黃曉飛表示,臺灣核電發展比較早,幾十年以來,產業發展還是不錯,有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像是設備壽命管理老化管理、設備製造、管道閥門領域都很強,核電廠運行業績也非常好。

事實上,安全性無疑是核電引起民衆擔憂的最主要原因。黃曉飛也提到幾個選址考量,最擔心的就是天然災害——地震海嘯。因此,廠址最好處於穩定的板塊上,周邊未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廠址半徑25公里範圍內不存在發震構造等;至於要發生海嘯的三大條件水深需超過千米、震級大於6.5級,震源斷層爲垂直錯動

大亞灣核電站外圍建有防波提。(圖/記者曾俊豪攝)

黃曉飛指出,綜合上述外在條件,大亞灣核電站既遠離地震帶、周邊海域水深也僅20到30米,不利於地震海嘯的形成,就算海嘯波從深海傳播到近海,受外海島嶼和寬廣大陸架淺海海牀摩擦阻力影響,能量也會迅速衰減。

至於臺灣輿論對於「核電」的正反拉鋸,黃曉飛則認爲,核電發展是「公衆理解」問題,不是隻有臺灣或大陸遇到這種情況,英國法國、美國都有類似問題,這方面需要加強對公衆核電「科普」(科學教育)。

以大亞灣核電基地爲例,每逢週末都會舉辦活動,讓學生或民衆有機會走進核電廠參觀,理解正確的核電知識、消除恐懼。黃曉飛強調,此難題需要全球核電從業者一起努力,因爲核電確實是清潔能源,爲了追求環保低碳生活,需要藉由科普讓公衆理解,而不是「妖魔化」它。

▲中廣核集團企業標語。(圖/記者曾俊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