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被扭曲的國際觀,或者說,去你的國際觀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網站。(圖/取自紐時網站)

紳士宅男少女

打開新聞臺或上網,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類新聞:「留學國外人數減少,大學生欠缺國際觀」「上班族不願被外派,缺乏國際觀」「不要侷限本土市場,創業要把市場放眼國際」的類似論述。彷彿出國留學、到國外上班、把東西賣到國外,就很有國際觀一樣。

臺灣,如果要票選一句最難反駁的話,我應該會把票投給「要有國際觀」。不過,當「要有國際觀」的談話繼續發展下去,每次我開始追問「那,到底什麼是國際觀啊?」「爲什麼我們要有國際觀?」的時候,對話就開始變得有點尷尬。

「國際觀喔,嗯……呃……總之就是,出國留學、把東西賣到國外、很international的感覺……」(謝謝你的說明,幸好我聽的懂international的英文)「爲什麼要有國際觀?因爲要有競爭力啊!臺灣不能隔絕於世界之外單獨生存,所以當然要有國際觀!」(突然開始振振有詞)

對大家來說,國際觀似乎是一種「雖然不太清楚,但總之很重要」的東西(就像要把書讀好、要找到好工作、要結婚、要生小孩這種事一樣。雖然不清楚,總之很重要),這也讓我開始好奇,到底什麼是國際觀?

國際觀跟留學、外派,沒有關係(你需要好奇和關懷)

在Google搜尋「國際觀」,會有169萬個搜尋結果(費時0.42秒),如果輸入的是英文「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更有爆炸性的1億8400萬個搜尋結果(費時0.25秒)。

從衆多資訊裡,我大概整理出「國際觀」的意思大概如下:

「有能力分析並關懷世界不同地區的視野。」(爲了證明我的國際觀,我不能免俗的要放上原文解釋: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is the process of opinion and viewpoint that incorporates analysis and concern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知道世界在發生什麼事,並對這些事情產生觀點的能力。」「對國際事物有興趣、對國際文化有敏感度、掌握國際局勢、瞭解國際緊密結合的現象(例如歐債危機對臺灣會有什麼影響),最終找出自己在國際社會中的定位。」「擁有專業知識、掌握世界脈動、具有國際關懷、展現人文素養。」

國際觀,是我們對其他文化的好奇、瞭解與關懷。我們要掌握國際事件與局勢,纔不會遺世獨立、被隔絕於世界之外。這聽起來很簡單易懂、沒什麼問題,但奇怪的是,以上這些「國際觀的定義」,卻跟新聞裡碎碎唸的那些行爲(英文不好、不願留學、不願外派、不開拓國際市場)沒有任何關係。

培養國際觀,不用學英文(你只需要求知慾)

所有談論「培養國際觀」的新聞、書籍或演講,都強調「學外文」的重要性。「外語能力好,不一定有國際觀,但要有國際觀,一定先要學外文」的概念根深柢固,不過,如果你真的很想知道「這個世界在發生什麼事,掌握國際脈動,有國際關懷」,其實英文超爛也沒關係啊!

臺灣的出版市場有90%的翻譯書,難道是在翻譯假的嗎?看原文版《追風箏孩子》會比中文版更快了解阿富汗嗎?如果想了解東非大裂谷的自然生態,看國家地理頻道(有字幕)是最快的方法吧。此外,在網路上可以搜尋到看也看不完的國際資訊,不論是海地獨立史、泰國紅衫軍、韓國流行音樂都一樣有中文資料。

更何況,當你真的很想了解一件事的時候,語文障礙根本不是──好吧,我說得太武斷了,但至少幾乎不是你的障礙,因爲誰都可以找人來幫忙翻譯。或者,邊看邊學啊,查字典慢慢看,總看得懂了吧?

當然,我不是說我們不用學英文,學語文當然是一件好事,只是那跟國際觀沒關係。如果你想了解國際新聞、國際局勢,爛爛程度的英文(如我)也夠用了,加上一本字典或google翻譯更是如虎添翼。20年前有很多人爲了聽懂日本歌而學日文,現在也有很多年輕人爲了聽韓文歌而學韓文,語文永遠不是阻止我們瞭解事物的最大障礙,求知慾纔是。

國際觀,跟競爭力沒關係(你需要的是瞭解人性)

此外,另一種非常有力的訴求是說,國際觀跟你的競爭力有關。這種說法主張:「現在很多企業是跨國公司,職場上,我們常需要跟不同國家的人合作,因此瞭解不同國家的狀況就愈來愈重要。」這個說法乍聽之下不錯,但是我總覺得怪怪的。

其之一,這種「競爭力觀點」也強調你應該學好外語,才能跟外國人溝通,但我實在是懷疑爲何大家都忘記世界上有他媽的翻譯這種職業了??

語文能力跟國際觀,跟競爭力有關係嗎?卡洛斯高恩(Carlos Ghosn)在日產汽車創下了神話,他去日本以前連一句日文都不會說啊!難道曼尼(Manny Ramirez)來打中華職棒之前,就很有國際觀、很會講中文嗎?你在職場上厲不厲害(競爭力),跟你會不會講英文沒有太大關係,當你夠厲害的時候,公司會給你一個翻譯。

當然我不可能質疑「英文超優,求職更有優勢」的論點,畢竟如果你會講英文,公司派你去國外就可以省成本,至少有成本優勢啦。

不過,當你真的做到經理人,要去國外和不同文化的人溝通、合作、一起工作的時候,你的語文能力和國際觀,並不會影響你的表現,反而,你尊不尊重他人、了不瞭解人性、能不能凝聚團隊、有沒有辦法推動變革、敢不敢做出困難的決策纔會──這些能力都是對主管的基本要求,就算你只在國內當經理人,沒有要去國外工作、管理來自7個國家的24個團隊成員(7跟24可以用N和M代替)也都需要這些能力。

培養國際觀,不用出國(你忘記臺灣就有很多外國人)

當然,另外一種說法是:「趁年輕去國外走走,瞭解各地文化。」好啦,這當然也不是壞事,比方說出國念MBA(學費好幾百萬),有來自19個國家的32個同學(當然,也可以用N和M來代替)可以讓你交流不同文化。可是我只要星期天到臺北晴光市場,也一樣可以跟菲律賓人交流文化啊(他們說不定臺語比我還好)。

中壢火車站、臺中中山公園不也很多外勞嗎?或更方便的,隨便走進一家越南餐廳跟老闆娘聊天,不也可以掌握越南文化和國際情勢嗎?大學同學裡也總有幾個馬來西亞僑生吧?甚至你家就有印尼外勞,但你卻很少跟他聊天(印尼外勞說不定還去過杜拜,出過的國比我還多)。

我們心裡的「國際觀」是有等級的。對於美國、歐盟、日本、中國,很多人想貼上去了解,但是印尼、菲律賓、越南這些跟臺灣愈來愈相關的文化,我們不屑紀念。我常聽說臺灣有60萬臺幹在中國工作,在中國怎樣怎樣的,但很少聽過有人談40萬個在臺灣工作的外勞,怎樣怎樣的。

所謂的「國際觀的定義」不也包括「全球關懷」嗎?還是說了解薩摩亞羣島薩爾瓦多塞內加爾文化,對「競爭力」沒幫助,所以不用瞭解也沒關係呢?

當然,我不反對去國外走走、行萬里路的好處,但所謂的國際觀,不是隻有想變成先進國家而已,還包括關懷落後國家,不是嗎?

自己要國際觀,卻不讓外國人有國際觀(你需要更多本土觀)

最後,常常有人說:「看外國的文化作品,是培養國際觀很有效的方式。」比方看《追風箏的孩子》可以瞭解阿富汗文化,從《三個傻瓜》瞭解印度文化,看《沙門空海》瞭解古代日本和中國交流……等等。這絕對沒錯,我也百分之百贊成,但我覺得詭異的地方在於,我們是這麼渴望瞭解異國風情、外國文化,卻不讓外國人瞭解臺灣文化。

當你想拍一部濃濃本土風情的電影,人家會告訴你:「你題材不夠國際化,會賣不出去。」等一下,難道《追風箏的孩子》很國際化嗎?它題材根本超級本土化的吧,《哈利波特》很有國際觀嗎(只有英國觀吧)?《三個傻瓜》有嗎?都沒有(太國際觀的話,怎麼會有異國情調、能讓我們瞭解「和世界不同」的獨特文化呢)。

我們想要透過「濃濃的異國情調」的作品來增加自己的國際觀、瞭解外國文化。但每當有本土風情的作品問世,就會有人撻伐說什麼格局小啦、低俗啦、只會自我凝視啦、不夠國際化啦,好像我們想盡辦法不讓外國人看一些「濃濃臺灣情調」的作品來增加國際觀一樣,這實在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情。

看到本土風作品就覺得低俗,但是看到外國風情作品,又會來教訓人說「你們都不培養國際觀」,這其中的差異是倒底怎麼產生的呢?

真正的國際觀,以及被扭曲的國際觀

如果你想更有國際觀,就更需要充沛的本土觀來對稱。沒有本土觀的國際觀,只會變成「臺灣就是制度很差,不像國外都怎樣怎樣」「以前我在倫敦的時候……」這種外國月亮比較圓的「外國觀」而已。一個人如果討厭自己,一心只想變成其他人,最後只會淪落到失去自我的下場。當你都不愛自己,別人怎麼會愛你呢?

我每次說自己英文爛、不想留學、絕對不去中國上班的時候,都會被「沒有國際觀」的眼神指責。天知道「真正的國際觀」跟「被扭曲的國際觀」根本不一樣。

再說,我只是不想對於L.A.的街景比太麻里還熟,可以細數美國東西岸的文化差異,卻不懂臺灣東西部的文化差異,在中國工作幾年了擔心娶不到臺灣老婆,不知道五月天出了新專輯,到KTV要唱什麼流行歌,回臺灣跟同學碰面的時候總是說:「朋友還是老的好,真想跟你們再聚一聚,但我明天又要飛了。」

原文轉自宅宅的一萬個爲什麼

●作者紳士宅男少女心,當過7年雜誌編輯。以上言論不代表《ETtoday新聞雲》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