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極度親中,或擔當中美關鍵對話者”,可前提是…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孰勝孰負,猶未可知。不過,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如果真的重返白宮,對所有人來說必定是“相當炸裂”的結果。因此,哪怕選情極度膠着,不少美媒仍然“提起展望”可能重新上臺政治的特朗普政府。
彭博社當地時間11月3日就發文認爲,在外界看來,馬斯克在中國擁有廣泛的商業利益,有着所謂“親中”標籤的他,對華看法與特朗普政策圈子裡的其他人形成了鮮明對比,而他在今年這場大選中已經“梭哈投注”特朗普,向其捐款超過1億美元,這位科技大亨與特朗普的密切關係可能會讓中國擁有一位“有影響力的朋友”。
報道稱,馬斯克在中美關係一些最敏感問題上的觀點,也與中方非常一致,比如臺灣問題;而與特朗普揚言上臺後要對所有中國商品加徵高達60%關稅的立場不同,馬斯克反對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
今年7月,《紐約時報》曾認爲,馬斯克有望在特朗普政府中成爲又一個“中國利益的對話者”。如今,有分析人士也認爲,馬斯克可能會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內,成爲中美之間在許多技術和貿易問題上的關鍵對話者。不過,也有人認爲,無論特朗普或哈里斯都不會採納馬斯克的政策建議,但也強調,像他這樣在中美兩國都有重大利益的人,反而可能會帶來“更加和平的未來”。
當地時間10月5日,特朗普重返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市舉行競選集會,那裡是他今年7月經歷暗殺未遂事件的地點,馬斯克現身支持。 視覺中國
彭博社的文章中,花了不少篇幅着墨於馬斯克在中國的利益和影響力。文章提到,作爲一家外企,馬斯克執掌的特斯拉公司,在中國設立了自己的全資製造工廠,這與其他外國投資者相比是“很少見的”。如今,特斯拉一半的電動汽車都是在中國製造。
馬斯克經常訪問中國,並能夠有機會同高層人士會晤,今年4月,他就因討論在華推出全自動駕駛軟件(FSD)而訪問了北京。此外,就連馬斯克的母親梅耶·馬斯克(Maye Musk),也經常飛往中國遊玩,在當地有着相當高的“明星效應”。
“我們發現馬斯克有一種迎合中國人的狀態,中國人給予他特殊待遇,他們絕對會利用這一點來試圖影響特朗普政府。”曾在五角大樓工作的美國著名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如今是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在他看來,“馬斯克極度親中”。
“特斯拉與中國的關係是一種‘相互依賴’的關係,特斯拉需要中國的製造規模和供應鏈成熟度,而中國則歡迎在技術上有着領先地位的特斯拉。”科技業投資者、美國對衝基金“互聯資本”(Interconnected Capital)創始人Kevin Xu這樣認爲。
資料圖:2023年5月31日,馬斯克到訪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並與員工大合影。 IC Photo
“我認爲,在特朗普(可能組建)的第二屆政府中,馬斯克將成爲中美之間在許多技術和貿易問題上的關鍵對話者。”他說:“馬斯克可能會推動特朗普在電動汽車問題上採取更友好的態度,而特朗普到目前爲止還沒有這樣做。”
彭博社指出,在對華政策方面,馬斯克對中國的看法,與特朗普政策圈子裡的其他人不同。比如,特朗普首個任內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今年在《外交事務》雜誌上撰文聲稱,美國應該切斷與中國的所有經濟聯繫,而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則叫囂鼓吹各種“臺獨”論調。
2021年,馬斯克在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曾稱,中國政府很關心人民福祉,可能比美國政府對人民負責更有責任感。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迴應指出,注意到了有關報道,這個評價是客觀的。
此外,馬斯克還時常就地緣政治問題發表看法。2023年9月,馬斯克在一場線上論壇發言時說:“統一臺灣是中國的根本問題。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的政策一直是讓臺灣地區迴歸。從他們的角度來看,也許(中國的)臺灣就像是美國的夏威夷或其他類似的地方。”他補充稱,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這個島卻“任性地否認自己屬於中國”,這背後則與美國有關,是美國“阻止了任何形式的統一努力”。
2023年11月,馬斯克在談及涉華問題時再次表示,臺灣尚未迴歸的唯一原因在於美國,但中國對臺灣地區感情強烈,一定會統一臺灣。“中國已經非常明確地表示要統一臺灣,要麼用和平手段,要麼用軍事手段,但從他們的立場來看,統一是100%會發生的。”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也對美國對臺灣地區的所謂“防務承諾”表示懷疑,他今年6月在接受《彭博商業週刊》採訪時認爲,由於美國全部的芯片業務“被搶奪”,且沒有得到任何好處,臺灣方面應當向其支付“防務費用”。上個月參加一檔知名播客節目時,特朗普再度重複了這一“交保護費”的觀點。
當地時間2020年5月30日,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特斯拉和SpaceX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與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交談。 視覺中國
“我認爲特朗普和馬斯克都不在乎所謂‘國家安全’,也不會像現任政府那樣定義‘國家安全’。”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合夥人肯德拉·謝費爾(Kendra Schaefer)表示:“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我認爲‘國家安全’是由最後在特朗普耳邊低語的人所定義的。”
除了彭博社之外,較爲偏向民主黨的《紐約時報》今年7月也分析稱,特朗普已許諾勝選後給馬斯克“封官”,馬斯克未來可能在電動汽車、人工智能和太空等領域影響特朗普的政策,並強調——馬斯克可能會呼籲特朗普緩解與中國的敵對關係(adversarial relationship),以及制定有利於其企業或適合其意識形態的政策。
報道稱,作爲馬斯克來說,這位科技大亨在西方媒體眼中,有很多理由被扣上“親中國”的帽子。由於中國是特斯拉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市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是其最大、最具生產力的製造中心,以及特斯拉在電動汽車領域面臨到中國車企施加的壓力,“他可能不想進一步與中國對抗”。
“如果特朗普勝選,馬斯克可能會像黑石集團的蘇世民(Steve Schwarzman)以及曾經的博彩業巨頭史蒂夫·永利(Steve Wynn)那樣,成爲‘中國利益的對話者’。”《紐約時報》寫道。
美國非官方獨立機構——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其主席史蒂芬·奧林斯(Stephen Orlins),曾是幫助美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務院法律團隊成員。他認爲,無論是特朗普還是哈里斯,都不太可能在臺灣問題上聽取馬斯克的建議。“政府足夠聰明,知道商界人士的利益是什麼。”他同時也補充說:“我不介意在(中美)兩國都有利益的人,這可能會帶來一個更加和平的未來。”
當然,對於當下而言,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即將在當地時間11月5日開啓,彭博社文中所寫的一切都是後話,無論是否成真,首先的前提是——特朗普戰勝哈里斯,重返白宮開啓他的第二個總統任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