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迪勒重創烏來 慈濟改良ATV沙灘車深入山區救災
▲慈濟舉辦年輕學子「慈悲科技」防災體驗,模擬災區情境操作各式救災器具。(圖/慈濟基金會提供,下同。)
「一輛四輪傳動車,原來在山區可以發揮救災輸具任務!一碗香積飯,在災區有水就可餐,方便沖泡、療餓止飢」,在各大學開學前,慈濟基金會特別分北、中、南三梯,舉辦「慈悲科技」防災體驗,期許透過親身體驗的課程,能讓年輕學子瞭解處於天災頻繁的時代,對災難有基本的認知與因應。
一盞太陽能路燈,在災區夜幕低垂之際,可以燈火通明。一片塑膠瓦楞板,搭建成組合屋,爲災民遮風避雨、拂去疲憊的塵埃。一張淨斯福慧牀,輕輕一拉好收納,能在艱困環境中身心安穩。一臺行動淨水車,不論小溪或水溝,瞬間化作乾淨飲用水。一臺行動餐車,化身爲行動廚房,炒菜、煮湯、下面一應俱全。
這些走過災害因應而生的組合,叫做「慈悲科技」,在2年前受蘇迪勒颱風重創地方-烏來,也是慈濟基金會於開學前舉行「救將!防救災科學體驗營」所在地。
慈濟基金會2017年推出「Fun大視野 想向未來」計劃,其中,「救將!防救災科學營」於北、中、南三地展開,上週末高雄場次恰巧碰上地震,爲參加的學員帶來一場「震」撼教育。
在慈濟志工引導及介紹下,18日下午即在曾被蘇迪勒風災重創的烏來龜山國小,透過模擬災區的「實境體驗」,操作各式慈濟的「慈悲科技」、「賑災設備」救災器具,包含行動廚房、組合屋、帳篷、福慧牀、淨水器等。
每次的災難,慈濟志工更精進研發。蘇迪勒風災後,志工以轎車協助運載乾淨飲用水等物資上山,未料災後的山路柔腸寸斷、顛簸難行,物資運送後整臺車也毀壞。志工爲克服「難行」,使之「能行」,以ATV沙灘車改良,使其成爲能裝卸、運載物資、能行於泥濘顛簸路面的功能車。
慈濟基金會表示,「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每次災後重建都是一次次的課題與學習,「慈悲科技」、「賑災設備」等硬體的研發,均是證嚴法師一念悲心帶領志工研發的結晶;在軟體方面,希望透過年輕人創意發想,加強人民防災的意識與應變,得以減少災情與災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