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丟工作 長效針劑助重返職場

現年五十歲的阿如深受思覺失調症所苦,廿年前出現妄想、幻想,懷疑被跟蹤,也不信任家人,無法工作,最後因爲自殘,被護送就醫。後續因未能規律用藥,病況加劇,也與先生離婚,只能靠孃家照顧。約八年前使用長效針劑後,逐漸減少幻覺,回覆社會功能,現已重返職場。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鬆德院區院長黃名琪表示,思覺失調症好發於廿至三十歲,病友因大腦多巴胺分泌異常,造成思考與感知功能失衡,症狀爲妄想、幻覺幻聽、思緒混亂等。一旦發病,若未及早介入或中斷治療,大腦失衡狀況反覆發生,容易復發,導致腦部損傷,進而影響認知功能,甚至提高日後失智風險。

北市聯醫鬆德院區教學研究部主任陳文瑩指出,思覺失調症病友健康狀態較差,死亡率以較高,但研究發現,個案如果能夠居家治療,就可大幅減少再住院率,持續使用長效針劑,則有助減少死亡風險。

健保資料顯示,思覺失調症病友接受長效針劑治療,住院風險可降低六成、半年內精神科急性病房再住院風險降低六成,急診風險降低四成、治療後兩年死亡風險減少四成。爲此,近三年來,健保署每年編列二十七億元獨立預算,以期病友及早接受長效針劑治療,預防疾病復發。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鬆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任陳柏妤指出,以往認爲,病人不願規律服藥,醫師纔會開立長效針劑,但近年治療趨勢將針劑視爲第一線用藥,且愈早期使用,療效愈好,因此,使用佔比逐年提高。

臺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理事長歐陽文貞表示,國內外實證研究顯示,藥效愈久的長效針劑,愈能維持體內有效藥物濃度,降低復發風險,讓更多病友迴歸社區。目前長效針劑有多種施打頻率,從有兩週至六個月,可供選擇,在醫師評估下,選擇適合患者的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