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元宇宙

經濟觀察報 袁洪哲/文 2021年以來,“元宇宙”主題成爲了席捲出版界的潮流,而其中元宇宙的歷史演變、技術基礎或者以元宇宙的特定應用、通證機制和投資方向多爲此類出版物的關注對象。朱嘉明教授所著《元宇宙與數字經濟》一書,則以多維度和多視角探討和認知“元宇宙”這一概念,將其置於科技史、經濟史、世界史之中,指出其源遠流長,內涵豐厚,還在成長髮育的主要特徵以及元宇宙與數字經濟的內在關聯性,正如作者在緒論中所指出的“元宇宙一旦形成,就會有自己的生命力,具有自我調整和演變的內在動力。”作者提出,爲了正確認知元宇宙,“思想要解放,要努力徹底擺脫和超越當下人類的思考慣性模式。”此書正是對這種認識的具體示範。

元宇宙的多樣化視角

歷史大視角是《元宇宙與數字經濟》一書最引人注目的風格表現。序言標題“大轉型、大設計和大實驗”就突出了這樣大視角下的意識衝擊——沒有21世紀的“超級大轉型”,就沒有元宇宙的“橫空出世”。讀者從本書的目錄中即可管中窺豹:不論從古希臘、文藝復興至今的時間跨度,還是從歷史、科學、經濟、產業到藝術、制度建設和人類未來這些所涉及的領域。

在諸多的視角中,作者將科技視角放在最爲矚目的地位。“元宇宙與生俱來的科學基因,與不斷加劇的科技革命,以及沒有休止符的人類想象力的結合,形成了元宇宙內生和外生的混合動力”。在本書的第二章,作者探討了元宇宙的深層科學原理,爲此追溯到圖靈機,馮諾依曼體系,特別是信息論、系統論和控制論,進而引入量子力學、弦理論和M理論,以說明元宇宙可能所包含的科學基因是極其豐富的。作者猜測,元宇宙的時空結構絕非是現實物理世界的簡單映射,很可能是多維度的,以至於“可以這樣思考元宇宙和絃理論、超弦理論和M理論的關係:元宇宙至少提供了M理論的十一維度的思想試驗。”

該書提出了“元宇宙、數字宇宙和代碼宇宙”的關係。附錄一是《元宇宙的數學解釋》,提出了可能存在通過拓撲學、抽象代數,以及範疇理論,解讀元宇宙的可能性,認爲從數學本質上說,元宇宙代表的虛擬世界和物理世界是相同的。

作者非常在意從哲學視角對於元宇宙的審視。本書有一篇爲翟振明教授著作《虛擬現實的終極形態及其意義》的序言,其中有這樣的論述:“對於人類而言,自然的實在與虛擬現實,或者說真實”或者“虛幻”是等價的。因爲‘基本粒子物理學’在虛擬世界和自然世界都是成立的,且有同等的合法地位,所以‘虛擬現實的基礎部分和自然實在同樣地實在或者同樣地虛幻’。只是自然實在是強加於人類的,而虛擬現實爲人類參與和創造。”“在物理空間的‘後面’,存在更爲豐富的虛擬世界。”“虛擬世界與自然物理世界不僅僅是平行關係,因爲虛擬現實更具有張力和力量。”“中國的老子是第一位虛擬現實哲學家。在老子看來:任何二元對立都是暫時性的,因爲它需要基於一個特殊感知框架看纔有效。”作者認爲,元宇宙給予物理世界和虛擬現實世界獲得平行發展的條件,但從形而上的意義上說,元宇宙所代表的虛擬世界“更具有張力和力量”。在作者看來,元宇宙所體現的虛擬現實,也就是人類一種追求而至今沒有達到的形而上的境界。

此外,文學、藝術與元宇宙的關係,也是本書探索元宇宙的視角之一。作者提出了“以文學、藝術、宗教爲載體的古典形態的‘元宇宙’”,例如中國的《易經》與河圖洛書、但丁的《神曲》。進而,本書討論了科幻小說、科幻影視和代表現代藝術的遊戲與元宇宙的深刻關聯性。

所以,作者總結,元宇宙是“一種再發現和再詮釋”,可以幫助人們“重構現實和虛擬二元社會的界面系統”。

元宇宙與科技革命和數字經濟

作者指出,現代元宇宙誕生的直接推動力是科技革命,是自20世紀以來創新進行的科技革命。這場科技革命,發生在20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通過三個天才人物拉開序幕——一位數學家希爾伯特、兩位物理學家普朗克和愛因斯坦。其中,在作者看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普朗克的量子力學所產生的革命意義,怎樣估計都不會過高。從194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美國的曼哈頓計劃,阿普羅計劃和星球大戰計劃,加速了現代科技革命的步伐。與此同時,信息通訊技術(ICT)革命開始,人類進入互聯網時代。

作者指出,進入21世紀,科技革命以集羣模式推進,包括:信息技術革命、視覺技術革命、算力技術革命、3D打印技術革命、新材料革命、人工智能革命、生命科學革命、宇宙空間開發革命、加密數字貨幣、區塊鏈和非中心化金融(DeFi)革命。因爲科技革命,深刻改變了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認知和存在方式,實現了人類智能模式改變,甚至人類生命形態的改變。最終導致“科技逼近奇點“。

作者認爲,如果沒有以上的科技革命,就沒有可能催生出元宇宙——元宇宙是科技革命疊加作用的結果。

在這樣的科技革命大背景之下,作者總結,“過去是經濟決定科學技術,現在是科學技術決定經濟。”“數字經濟的規律,將與數字科技的規律緊密結合,形成經濟—科技混合經濟規律體系”。在經濟層面,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正逐步讓位於科技資本。元宇宙加速了經濟和科技的融合,元宇宙和數字經濟形成互動關係,引發產業結構、經濟制度、經濟週期、資本形態、金融體系、企業組織管理模式的改變,最終影響了傳統國際貿易和全球化。其中,ICT革命導致數字產業化,而數字產業化的滲透誘發了產業數字化,導致的數字經濟的“裂變”與“聚變”。作者特別強調:數字經濟依賴於以算力和人工智能爲硬技術核心的“新基建”,也是支持元宇宙的物理形態的基礎結構。最終,“元宇宙是數字經濟的載體,數字經濟是實現元宇宙價值的主體“。

作者尤其重視元宇宙會將帶來以智能製造爲代表的現代工業體系的轉型,構建工業元宇宙:“通過元宇宙模式重新組合生產要素,重新組合傳統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並且通過非中心化組織(DAO)的原則,建構改善和改變傳統實業經濟的模式,形成以特定產品爲核心的利益共同體。”作爲一個工業信息系統和開放複雜的大型軟件系統,工業元宇宙能夠優化工業與人的關係,實現“全民參與的有共識願景加持+開源的信任保證+可靠的自動化精密製造”,連接設計師、生產者、供應鏈與消費者,改變“工業時代的經濟結構和區域發展模式”,構建共建共生的社羣。在這樣的時代,作者認爲,科學家、工程師、發明家和企業家四類人羣的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作者還討論了元宇宙對於教育和媒體的改造:打破時間與空間的桎梏,轉變教育結構,包容分佈式學習,提升效率。元宇宙與媒體結合在一起,會形成“元宇宙媒體”。追求個性化體驗的服裝業也會受益於元宇宙平臺以達成獨特的消費體驗和試驗。

作者對未來元宇宙電影做了深入探討:“元宇宙電影的路徑不是折射顯示,而是越來越背離現實”;“‘元宇宙電影’是對一種電影新物種存在的概括。”作者預言,強調觀衆參與、沉浸和互動的元宇宙電影將與電子遊戲融合,而其新型經濟系統的建設取決於資本、產業結構、資產、價值體系和組織模式。在作者看來,元宇宙電影代表一種“科技、藝術、教育和生活結合”的革命,屬於“數字文明對工業文明的改造和升級”。

書中特別描述元宇宙與虛擬藝術之間的關係。例如,人們所討論的非同質化通證(NFT),是人類文明的基本特徵。同質化與非同質化在人類文明中並存:工業時代同質化主導了人類社會,而在信息社會非同質化得以迴歸。NFT並不侷限於美術、音樂、體育,持續推動人類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爲,NFT本質上一定是“精神的、思想的和藝術的”,豐富和充實了元宇宙。

簡言之,正如作者所總結的:“元宇宙將改變傳統資本、產業和基礎設施的存在模式,造就超越工業4.0的產業革命”。

元宇宙和社會形態的改變

作者提出,元宇宙本質應作爲“更多公共資源的載體”,提供對人類發展影響巨大的想象力。所以,本書多處提出元宇宙與社會制度和社會形態的關係。作者主張將制度設計和公共選擇引入元宇宙:“元宇宙需要設計具有共享和公正特徵的制度、法律,實現社會收益和社會成本的可持續平衡”。爲此,作者討論了“自發元宇宙和‘設計’元宇宙”的關係,提出如何將“規範經濟學”、“福利經濟學”和“制度經濟學”引入元宇宙設計。因爲元宇宙具備的“共享經濟和互惠金融的基因”,可以在元宇宙中建立物理世界中從未真正實現的“合作經濟”。

作者指出,世界級企業、元宇宙玩家和政府三方是會影響元宇宙世界的主體,而在認識到元宇宙是一種人類共同體的歷史性試驗的基礎上,我們才能保證元宇宙發展與人類共同體的目標一致。

根本上,元宇宙的未來決定於大衆的參與和貢獻。作者強調,基於“代碼即法律”,DAO模式將是“抽象虛擬社會、社區的存在方式”,並預言人類最終會進入非中心化社會(DAS)。作者提出,在法律法規層面上,元宇宙面臨法律主體、數據作爲生產要素、財產製度、智能合約、組織形式、對科技的依賴、不同法律體系的融合七項不同角度的挑戰,而要使技術便利普及社會,則需要法律體系“平衡創新與監管之間的關係,讓法律作爲監管方式、司法治理的依據,爲新技術的發展點亮之路的明燈。”作者認爲,元宇宙對社會福利亦有助力,可以避免物理世界的內卷現象,滿足人類對於更多餘暇的追求,建立互利互助、利益共享的“共生社會”。

元宇宙與後人類社會

該書將元宇宙的未來延伸到後人類社會。作者指出,元宇宙的最終實現技術集大成、展現新經濟制度、改變人類生存模式,都是爲了支持數字人與虛擬人爲主體的元宇宙,即後人類社會。

作者認爲,在過去四分之一的世紀,太多的思想、社會、政治和生態現象不斷強烈的證明,從文藝復興到工業革命的人文主義、後工業時代的環境主義和自然中心主義、信息和人工智能時代的人類中心主義,正在走向完結。其終極原因是日益積累的人類全方位危機,而構建後人類社會是從根本上解決人類全方位危機的選擇。

元宇宙的出現,導致了人類存在的時空、經濟制度、市場行爲、競爭規則、經濟形態、組織模式、資本形態、產業模式、企業轉型和發生系統性改變。爲後人類社會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方向和路徑。因此,元宇宙成爲流行現象是21世紀以來最爲重要歷史事件。

在開啓後人類社會的歷史時刻,需要新思維、新知識、新話語、新工具、新邏輯和新模式,以“擺脫舊的觀念束縛,開拓新的思考模式,重新發現作爲人類的意義。”重新定義人類生命,則有助於揭示元宇宙技術的真正意義。

爲此,當務之急是挽救生態。作者發出了這樣的警告:“熱力學熵和信息熵增的交叉和疊加,將會導致物理形態的現實世界和信息形態的虛擬世界陷入失序,觸發內卷化的社會熵增,引發生態的、經濟的、社會的和政治的全方位危機。”因而,避免危機的方式在於引入“耗散結構”獲得熵減進行從失序到有序的轉化。在這樣的鋪墊下,作者揭示了碳中和的意義在於實現熵減,實現“元宇宙與碳中和的高階平衡”。

作者還從代際人口出發,指出並不時常爲人所注意的現象:“每個世紀的上半葉,其實決定於上個世紀的‘80後’‘90後’,以及新世紀的‘00後’‘10後’。”通過比較不同世代人口的特徵,作者認爲Y世代、Z世代和Alpha世代身處大轉型當中,經歷了諸多經濟社會的重大變化並涌現出許多風雲人物,必將主宰21世紀中葉至中後期的人類命運。

筆者有幸目睹朱嘉明教授從收集整理以往講話及文稿,經過不斷修訂刪改,到成稿在出版社三審三校的全程工作。作者寫作之艱辛暫且按下不表,其稱奇之處是將過往兩年中在不同場合中不同主題的研究內容,能夠按照一定規則的拼圖方式,對元宇宙這一主旨在自己的數字經濟研究領域內進行畫像,形成了自己的著述風格。

該書的顯著特色是內容的豐富和飽滿。例如,本書所涉及人物240餘名,有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哲學家、經濟學家、企業家。本書大量汲取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學知識,包含二戰後科技發展史。在寫作過程中,作者與相關領域合作者不斷交流,甚至邀請謝濤教授團隊完成了數學解析附錄部分的撰寫。作者作出這樣的努力是要說明:這是一個科技規律引領經濟規律的時代。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基礎,理解和認知元宇宙的內涵和未來,會存在很大的難度。

該書討論的元宇宙的應用場景也是寬廣的。作者不憚步入形而上的殿堂,思考物理空間與具有內在善的虛擬空間的反射對應、交叉、感知框架與經驗獲取,告訴讀者:元宇宙的靈魂所在是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實業精神的融合。

在此書的扉頁上,作者引用美國現代詩人肯明思(E.E.Cummings)的詩句,寫下這樣一段話:“美國已故現代詩人肯明斯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聽着,另一邊還有一個浩瀚的宇宙:咱們去吧。’元宇宙正是值得前往和開拓的宇宙。”肯明思因其詩句用詞精巧而聞名,其藝術性正體現出元宇宙的創造性基因,本乃因緣際會,這位詩人故居曾一度是作者旅居海外時的落腳點之一。

朱嘉明教授屬於新中國教育史上所謂“老三屆”羣體,經歷過“文化大革命”、“上山下鄉”、“改革開放”等有重大歷史影響的社會運動,之後擁有了海外大學和國際組織的廣泛閱歷。過去十年,朱教授深耕數字經濟和數字技術,不斷磨礪,2020年出版了《未來決定現在》——其主題是區塊鏈、數字貨幣和數字經濟;現在,這本《元宇宙與數字經濟》又得以出版。以作者對當今世界的看法,如果說數字化轉型是世界主流,數字經濟則是主流的核心,從區塊鏈到元宇宙都是工具和平臺。

(作者系橫琴數鏈數字金融研究院資深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