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成爲中國互聯網車企中的“特斯拉”?
在汽車品牌價值塑造方面,特斯拉無疑是成功的,在汽車互聯網+的初始階段,就看到了新能源汽車背後的產業風口。
特斯拉最初只是硅谷的一個IT科技企業,跟汽車製造業毫無關係。
但馬斯克卻和早期合夥人,一起改裝了英國汽車製造商Lotus的一款跑車。
馬斯克把跑車的內燃機和變速箱去掉,換成了電動機,這也是特斯拉的第一個電動汽車產品。
但北美地區遍佈傳統石油能源寡頭和燃油汽車製造商巨頭,沒有人把馬斯克的電動汽車當回事。
馬斯克作爲汽車行業門外漢,根本沒有生產線可以生產汽車,也沒有媒體和機構願意爲宣傳特斯拉的電動汽車。
馬斯克展現了自己超強的產品營銷能力,在特斯拉還沒有量產能力的時候,找到了好萊塢明星背書。
先營銷樹立品牌形象,再借助明星效應,讓特斯拉成爲輕奢小衆的電動跑車品牌。
然後獲得初期訂單和首批明星用戶,再解決最終的線下汽車量產問題。
但由於美國製造業空心化,也沒有適合的電動汽車生產線可以解決量產問題。空有品牌,卻無法量產,讓特斯拉陷入了危機。
最終馬斯克選擇了中國市場,在上海打造超級工廠,融入了中國的電動汽車供應鏈體系。
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之後,開始高速增長之路,不僅成爲全球新能源電動汽車標杆企業,也一度讓馬斯克躋身全球首富。
特斯拉被引入中國上海,起到了鮎魚作用,讓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開始良性競爭,結束了內耗,諸多實力強勁的造車新勢力崛起。
全球汽車電氣化和智能化的風口已經持續了10年,在國內一衆互聯網造車新勢力中,誰會是下一個中國版的“特斯拉”呢?
01小米汽車
小米汽車去年才成立,雷軍也是汽車製造業的新兵蛋子,之所以要先聊小米汽車。
關鍵在於小米汽車的發展模式,更加接近特斯拉的模式,或者說雷軍和馬斯克,特斯拉和小米集團有着類似的互聯網+基因。
特斯拉是先通過好萊塢明星,樹立了輕奢高端的跑車品牌形象,拿到了第一批訂單,特斯拉的電動跑車,被全球用戶稱爲行業顛覆者。
而小米汽車背靠小米集團,有小米的互聯網用戶生態圈支持,汽車工廠還沒落地,就已經有了汽車訂單。
馬斯克是美國的創業達人,自身也自帶超級IP的屬性,而雷軍在中國被稱爲“雷布斯”,親民接地氣的創業者,也是自帶流量的超級IP。
別的互聯網車企費錢費力做營銷,才能拿到的市場訂單,小米汽車不費吹灰之力就做到了。
小米SU7誕生之後,在互聯網上掀起了一股浪潮,更是獲得了“保時米”的稱號,獲得了中高端主流車型市場用戶的認可。
就連技術傍身的華爲餘承東,也十分羨慕雷軍和小米自帶流量的IP品牌價值。
特斯拉Model系列的量產,靠的是上海超級汽車工廠和中國成熟的電動汽車供應鏈體系。
小米汽車下場造車,不到半年就能量產,也是依靠線下的汽車生產線和中國成熟的電動汽車產業鏈體系。
雷軍爲造車準備了1000多億的現金流,僅投資300億就打造了小米汽車工廠,並完成了小米SU7的量產。
比起其他虧損百億沒能量產,甚至陷入經營困境的互聯網車企,效率是極高。
小米汽車自帶品牌IP價值,背靠中國技術成熟且低成本的新能源汽車製造業體系,實現量價齊高只是時間問題,很有可能成爲中國版的“特斯拉”。
02蔚來汽車
蔚來汽車的創始人是李斌,作爲創業老兵,李斌在互聯網投資圈有着龐大的人脈和資源,持續爲蔚來輸血。
蔚來汽車也是國內第一個趕上互聯網造車風口的,是互聯網造車三巨頭中,綜合實力居首的。
並且先後在美股、港股和新加坡股市上市,巔峰期市值接近1400億美金,成爲了全球知名互聯網造車企業。
而在國內汽車市場,蔚來的作爲互聯網造車新勢力的龍頭,很早就被國內汽車圈稱爲中國版的“特斯拉”。
李斌經營蔚來的方式,也跟特斯拉比較相近,特斯拉是走輕奢高端車路線,讓明星和富人階層爲特斯拉背書,成爲首批用戶。
蔚來也是通過吸收高收入羣體和中產家庭,賣高價車型,塑造蔚來的高端品牌形象。
先從高端車品牌入手,積累一批高淨值用戶,打造口碑和服務,然後再覆蓋低端代步車市場,以及中高端主流車型市場,提高市場佔有率。
蔚來的模式沒有問題,但市場環境不同,李斌低估了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力度。
北美是空白市場,特斯拉沒有競爭,中國市場卻是同行競爭激烈。
蔚來目前只是完成了小衆豪車市場的覆蓋,但中高端主流乘用車市場,卻不具備優勢。
而且蔚來造車已經累計虧損接近千億規模,尚未實現盈利,即使背後有實力強大的投資人和機構,也會面臨壓力。
若是不能解決盈利問題,縮小虧損幅度,並且實現產銷量的高增長,中國版本“特斯拉”的稱號,可能易主。
03理想汽車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志在人工智能,而不只是汽車智能化這一片浪花,野心還是比較大的,希望成爲像華爲那樣的數字科技平臺。
在互聯網汽車品牌中,理想汽車是率先盈利的,單單從盈利上看,比蔚來和小鵬汽車要強一些。
理想美股上市後,其實也虧損了很長時間,能夠盈利是因爲產品路線對了,選擇了增程汽車路線。
在燃油車向電動汽車過渡的階段,增程汽車對過去的燃油車用戶和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愛好者,都有吸引力。
增程汽車可油可電,讓還在糾結的一部分燃油車用戶,做了一個折中選擇,其銷量增長,讓理想汽車結束虧損,實現了盈利。
目前盈利的新能源車企不過是特斯拉、比亞迪、賽力斯和理想汽車四家而已。
若是理想汽車能夠在營收規模或者產銷量上繼續提升,也有可能成爲中國版的“特斯拉”。
04小鵬汽車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原本是互聯網行業創業者,沒有李想和李斌在汽車行業的專業能力和經驗。
小鵬汽車一開始趕上了第一輪新能源汽車產業風口,發展還是很不錯的,很快實現了美股上市。
但後面小鵬汽車的互聯網團隊和專業造車團隊,卻出現了內耗問題。
內部團隊管理出現了問題,加上產品策略也是不斷變化,導致銷量波動比較大,何小鵬對於公司的掌控不足,經驗不足。
目前來看小鵬汽車結束了內耗,內部經營雖然逐步穩定,但產銷量上,還是與互聯網造車三巨頭的地位不符。
而且和蔚來汽車一樣,都存在虧損造車的問題,遲遲無法盈利,若不能解決盈利問題,即使有股市的融資支撐,也很難完成逆襲。
李斌已經給出了蔚來的盈利時間,2026年能夠解決虧損,實現盈利,而小鵬汽車,尚無明確盈利計劃。
05零跑汽車
零跑汽車也是早期的互聯網造車勢力之一,一開始發展並不順利,朱江明爲了解決造車資質問題,依靠長江汽車代工生產汽車。
後來長江汽車出了問題,影響到了首款車的上市發展;之後零跑汽車改變策略,全資收購了新福達汽車,解決了造車資質問題。
零跑汽車有了自己的汽車生產線後,開始了向上發展模式,先是嘗試中高端轎車市場,但銷量並不理想。
這也影響了零跑汽車上市之後的市值增長,隨後和零跑合作,獲得了零跑20%股權。
這也是國內互聯網造車勢力,首次在新能源領域,反向合資國外的知名汽車製造商。
歐洲的Stellantis集團,需要依賴零跑汽車技術更成熟且成本更低的電動汽車生產線。
而零跑汽車通過這種反向合資,獲得了Stellantis集團在歐洲地球,乃至全球市場的經銷和服務體系,便於出海發展。
零跑現階段的問題在於依賴低端車市場,而這個市場利潤很低,如果沒有比亞迪那樣龐大的產銷量規模做支撐,很難實現盈利。
而且低端車市場不是主流車型市場,也會面臨頭部車企,以及互聯網車企的競爭壓力。
若不能不完成中高端車型覆蓋,零跑很難成爲中國的“特斯拉”。
你覺得國內互聯網造車勢力中,誰最有可能成爲中國版的“特斯拉”呢?分享你的觀點,一起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