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部常務次長 法制藍圖操盤手 葉寧發揚+1精神
談到數位部法制藍圖構想,葉寧透露,「希望這張藍圖,不要讓大家走冤枉路。」圖/顏謙隆
葉寧 小檔案
數位部自去年8月成立即備受關注。作爲國家數位轉型引擎,如何完善制度,開創更多創新可能,並透過即時開放資料,讓數據應用發揮更大價值,成爲當務之急。其中,數位部「法制藍圖」,由常務次長葉寧親自操刀,希望發揮「+1」精神,跳脫「圍牆花園」,達到「數位產業化」最終願景。
「我希望這張藍圖,不要讓大家走冤枉路。」談到數位部法制藍圖構想,葉寧首度對外透露,緊扣數位部長唐鳳上任後強調的「三發」:社發、產發、跟突發,且有別於以往「有洞才趕快補(指修法)心態」,配合數位部整體規劃來制定可依循的法律和指引,使未來預算編列和政策擬定上有更明確路徑。
葉寧進一步表示,「可以想像成社區營造,如果缺廁所就建廁所就會很醜」,少了整體想像,會衍伸出景觀不融合的問題,而數位發展不是隻有單一面向,必須顧及社會各層面,思考各行各業會碰到的狀況,這也是制定法制藍圖時很重要的觀念。
葉寧坦言,新機關成立後又與NCC分立,難免造成民衆跟產業困擾,爲了不要把內部成本外部化,變成社會成本,數位部過去一年都在進行相當多溝通和釐清。
「最理想的狀態是三發兼具,或是至少佔到其中一發」。葉寧細數數位部法制規劃,電子簽章法、Wi-Fi 6E頻段開放、新聞產業與大型平臺機制,皆同時具備社發、產發和突發韌性。在短程計劃、成立一年間已完成MyData平臺資料服務、外國數位專業人才引進機制、5G專頻專網,並着手進行電子簽章法、資安法等修法,還要推出數據公益運作和隱私強化技術等指引;中長程則希望在2028年前,就數據公益中資料開放及再運用促進條例、資通訊動員、安全政府資料傳輸平臺、以民爲本政府數位服務等再推進。
葉寧透露,新的會期有兩個法案是重中之重,分別是資安法修法以及電子簽章法,尤其後者對產業發展非常重要,將來能夠避免紙本往返。
此外,葉寧說,數位部採「指引先行」,這是考量法律固然有強制力但也存在缺陷,科技快速發展會導致法律跟不上,因此先推出指引,「確定軟體不會當掉纔可開始做」,9月即將推出的數據公益運作和隱私強化技術等指引便是如此。他也強調,「藍圖不是訂了以後就不動」,可以滾動修正,長期願景也將有無限可能。
葉寧提到,數位部希望在各領域數位發展中扮演「+1」角色。以智慧醫療來說是被管制的產業,數位部不是要另外立法取代衛福部,而是用「+1」概念,幫助衛福部讓醫療法可以融入數位因素,進而促進數位轉型。他舉例,在技術可行,及系統安全可靠下,疫情後可以遠距診療,醫療資訊交換也比從前開放,都是幫助被管制的業者可更加數位化。
對希望有別於「穀倉式」管理,避免「數位產業化」,而是希望做到「產業數位化」,葉寧解釋,開醫院要得到衛福部許可,這種就是把某行業用一套法律機制管理,但數位科技不一樣,一旦設立圍牆花園,會導致外面進不來,裡面也出不去,內部看似欣欣向榮,但跟外面無法競爭。因此,不希望數位化只能在單一產業發生,而是所有產業要一起數位化。
最後,葉寧強調,法律最大目的是把可做、不可做的線畫清楚,這是從人類開始迎接新科技發展後就必須面對的事。當畫出那條線,能降低交易跟思考成本,以數位轉型來說,完善的法制甚至能阻擋世界毀滅,就像在平交道發現紅燈會停下來,避免與火車相撞,一旦鐵路被中斷,也能快速修復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