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丨《紅樓夢》裡的“吃”文化
鄭磊
《紅樓夢》作爲文學傳世之作,即便是不喜歡文學的讀者,也難以抵禦它的誘惑。尤其是前八十回本,一代大師曹雪芹寫盡人情世故、世道炎涼,情節構思之巧妙,人物刻畫之栩栩如生,皆由大觀園裡人物的日常衣食住行得以體現。無論是詩詞,還是鍋碗瓢盆的生活細節,都用作素描之筆,看似隨意卻無一處多餘,無意之間爲讀者塑造了一個個躍然紙上的生動形象。
研究《紅樓夢》的學問被稱作“紅學”,此類著作汗牛充棟,但是專門討論《紅樓夢》的食文化,算得上是個“創舉”。1987年版的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編劇周嶺所著的新書《〈紅樓夢〉中的飯局》,就是這樣一本有趣的書。《紅樓夢》前八十回中,有六十四回都寫到吃。全書六章,全面梳理了《紅樓夢》所寫到的茶、酒、菜品、食材、餐茶酒具、爐竈炭薪,以及饒有趣味的宴飲、娛樂、場景和相關的人物故事。
書中提到了很多種不同的食物,無論是花了二十多兩銀子置辦的中秋蟹宴,還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都有提及。比如,寶釵母女招待了賈寶玉吃豆腐皮包子和酸筍雞皮湯。這種包子是用豆腐皮包制而成,裡面的餡料是豬肉和海米。書中,作者順帶提到了豆腐的起源和製作方法。豆腐皮有兩種,薄的是煮豆漿的時候從表面挑出來的皮,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就是製作腐竹用的材料;還有一種叫千張,在豆漿點過滷之後壓制而成。作者在介紹豆腐起源於淮安王劉安時,還順便提到了劉安可能是在研究燒丹藥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了滷水點豆腐的製作方法。
除此之外,作者還介紹了自己在豆腐產地八公山吃豆腐的親身經歷。一次,主人家打了一塊豆腐放在一個大碗裡,裡面不放任何佐料。他剛一把豆腐放入口,一種醇美的、從來不曾體驗過的豆腐香瞬間充滿了齒頰之間。筆者在農村時也見過家庭作坊製作豆腐的情景。豆腐做好的關鍵是兩點,一是水要好,二是在點豆腐,不僅滷水,醋也可以,民間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無論是做千張還是豆腐,都需要在點好之後先鋪一層布,撒一層豆漿,再鋪一層布,再撒一層豆漿。一層一層鋪好後,用板子壓上,所以我們看到豆腐成品上面常常有布紋,而豆腐的老嫩口感主要和壓制的時間有關。
作者在書中甚至回憶起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他曾在杭州西湖邊光顧了一家賣湖州千張包子的店。他要了一碗8分錢的粉絲雞湯,再加了一兩個豆腐皮包子,這頓飯下來不過兩三毛錢。然後再從隔壁的一家山東館子裡買一張5分錢的大餅,食物簡單卻滋味十足。
而說到雞湯,這也是老百姓家中經常用到的菜品。但是《紅樓夢》中的雞湯做法卻很講究,湯的表面一定要像水一樣清亮,而非白色的湯汁。而招待寶玉的酸筍雞皮湯,製作的第一步正是用雞熬出來濃濃的白湯,等湯滾熱後再將蛋清和雞肉茸放進去,在撤火的過程中所有的顏色和渣子全都淨化掉了,這時濃湯搖身一變,成爲了像開水一樣的清湯,但是味道中還帶有濃厚的鮮味。
作者還介紹了鮮、幹、酸竹筍的吃法。現在有不少人喜歡吃柳州螺螄粉,愛的就是酸筍那股獨特的味道,而在東南一帶的蘇浙閩粵和川西南一帶的雲貴川米粉中,也會用到酸筍。書中則特別介紹了《紅樓夢》那個年代的酸筍製作方法。先把鮮筍剖開切成片、塊或者絲,用泉水或井水泡,短則20天,長則半年。有趣的是,作者在海南看到很多農戶的屋後扣着一口口的大缸,缸底下扣的都是生長着的竹筍。只要不讓竹筍見光,筍就很嫩。等到要吃的時候就把缸掀開,滿滿一大缸,盤曲着的都是竹筍,一缸就是一棵竹筍。作者曾經跟着海南的朋友去釣魚,釣上來的魚在水邊收拾乾淨後,燒上一鍋水,把魚扔在鍋裡,再把酸筍加進去,再加點佐料調味就好了。如此簡單的一鍋煮,也可以烹製出奇鮮無比的滋味。
酸筍解膩去油爽口,還可以解酒。難怪薛姨媽用它做了一道湯給寶玉解酒。這道湯的第二個食材是雞皮,最主要的成分是膠原蛋白,可以養顏,還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包括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筆者曾以爲雞皮脂肪含量高,但作者介紹,雞皮不僅可以食用,也可以藥用,適量食用雞皮能夠降血脂。一般用來食用的雞皮都要清洗乾淨,颳去上面的脂肪。這樣處理過的雞皮口感好,營養豐富。酸筍則是去膩的,即使雞皮裡面還有些許膽固醇,酸筍也能把它“壓”住。
作者抓住“飯局”這條主線,穿插在《紅樓夢》的人物與故事情節之間,在不忘揭示“世事洞明即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主旨之外,還爲讀者提供了豐盛的美食“知識大餐”。這本書既是明清社會的生活史,也是飲食文化的百科全書,讀來妙趣橫生,令人手不釋卷。